“圣骨,現在的大唐,和我們所知道的完全不一樣。仔細想想,大唐皇帝不急著見我們,對于我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這是一個了解長安城,認識一些權貴的好機會。聽說咱們的新羅婢參在大唐頗有名氣,正好作為賀禮。”
金正蒽在新羅的時候,認識一個倭國商人叫梅川秋一。
這位商人非常熱衷于收購新羅人參,而金正蒽也正是利用這一點,經過多方調查,才知道這批人參是運到大唐去了。
在新羅,這些人參并不值錢,但是在大唐,卻是價值翻了好幾倍。
“是啊,這些日子,我們也得到了不少的情報。要論長安城里的權貴,太子、魏王、燕王,都是出類拔萃的人物,至于大唐的武將,我們暫時還不急著去見他們。”
金正蒽能想到的事情,金柱賢又怎么可能想不到。
“圣骨,你看,前面就是珍寶閣,聽說這里是燕王的產業,賣的都是高檔貨,據說,長安城之中,只有珍寶閣,才賣這種天價的玻璃鏡子。”
兩人一路往前走,很快就到了珍寶閣。
事實上,珍寶閣現在已經成了西市的一道風景線。
有來自各國的唐使臣,有來自各地的胡人商人,也有來自大唐各地的長安之人,幾乎都會來到珍寶閣。
就算是不買東西,也可以去看看。
“進去看一看,從珍寶閣里賣的東西,可以間接的了解一下大唐的制作水平。畢竟,作為大唐最好的店鋪,這里的東西都是大唐最好的。”
既然來了,金柱賢自然要進去看看。
作為一個二十歲的少女,她也對珍寶閣充滿了好奇。
“圣骨!這不就是《大唐日報》里說的座鐘嗎?聽說只有長安和洛陽這樣的大城市才有。”
金柱賢等人剛剛走進珍寶閣,便被門口的鐘給吸引住了。
對于這種只存在于傳說中的精確計時工具,任何一個上位者都不會拒絕。
“這座大鐘,時、分、秒都是獨立轉動的,每到一個小時,它都會自動敲響,可想而知它的結構有多么復雜和精密,就算是買回新羅,一件一件拆開來仿制,也不一定能做出一模一樣的鐘表。”
金柱賢看著面前的座鐘,眼神有些復雜。
這一幕,比她第一次見到鏡子時還要震撼。
“圣骨,越是這樣,我們越是要向大唐學習。只可惜,有些人并不贊同你的唐化,你應該把他們帶到長安城來,讓他們知道,我們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顯然,金正蒽對新羅內部反對金柱賢的大臣十分不滿。
“既然來了,那就去燕王府吧。我總覺得,大唐的很多變化,其實都與燕王殿下脫不了干系,若能得到燕王殿下的大力支持,此次長安之行,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這一刻,金柱賢明白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
禮部侍郎李道宗最近有些煩躁。
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弟,論戰功,僅次于李孝恭。
他是個聰明人,知道自己的功勞太大,對皇帝來說是個威脅。
貞觀十一年,他從禮部尚書升為江夏郡王,開始了他的墮落生涯。
他因為收受賄賂,然后被抓進了大理寺的大牢。
李世民將李道宗革職,剝奪了他的封地,只留下一個郡王的爵位,在家中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