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東的話算是戳中了大家的痛點,自從糧食局限糧之后,除了跟在琴啤的屁股后面有肉吃之外,大部分的啤酒廠都是苦不堪,短短兩個多月就已經有百分之四十的廠子倒閉了,剩下的這些,基本都是靠著老本苦苦支撐。
反倒是許文東,靠著罐頭換糧的政策,直接實現了逆襲,不僅活得很好,甚至還趁著這次機會收割了很多市場,而收割的市場大部分都是這些名不經傳的企業,這也是為何眾多老板對許文東冷嘲熱諷的原因,說白了,就是嫉妒。
“許文東,你也別神氣,市場變幻莫測,最后剩下誰還保不準呢。”
“我敢打保票,你們蓮花撐不過一周。”
“我要是你,就抓緊回去清理尾貨了,而不是來這里湊熱鬧。”
幾個尖嘴猴腮的老板惡狠狠地說了起來,而許文東卻滿不在乎,拉著姜然走到了前面,隨后便穩穩地坐到了位置上,任憑身后的人議論紛紛。
“這些人也真是的。”姜然小聲嘀咕。
“甭搭理他們。”許文東說著,便從懷里掏出一支煙,悠哉的抽了起來。
十一點的時候,會議臺上的領導已經入座,由組織部的董正陽董部長牽頭,組成了七人的評委組,陣容倒是挺豪華的,但形式卻極其簡單,就連董正陽說開場白的時候也是寥寥幾句,顯然,在大家的認知中,這次的精選大會,必然挑的是龍頭企業,而整個琴島,能排得上號的也就那么幾家。
“這次精選大會,我們要挑選三家企業前往京都參加全國啤酒展覽會,目的是在博覽會上拿到參加比利時啤酒大賽的名額,所以希望在座的各家企業,能夠盡可能的展現出優秀的一面,以讓我們評委組做出合理的評斷。”
董正陽說完,拿出手中的名單:“下面我們的評選大會正式開始,請友好啤酒廠代表上臺。”
“董部,我就不上去了。”友好啤酒廠的老板站了起來,笑著道:“我們啤酒廠現在活下去都是問題,哪還有資格去參加博覽會啊,我就是來湊個熱鬧。”
他的話引起了一陣哄笑,董正陽沒有感到意外,平靜的點點頭:“棄權對吧?”
“對,棄權。”
“好,坐下吧。”董正陽在資料上打了個差,然后又道:“請太陽啤酒廠的代表上臺。”
“領導,我們也棄權。”
董正陽嗯了一聲,一連念了五個啤酒廠,得到的結果都是一樣,即便董正陽預料到會出現這種情況,但臉面還是有些掛不住,這時候左平解圍道:“董部,這次前往京都的博覽會,對企業要求極其苛刻,所以絕大部分的啤酒廠連入門的資格都達不到,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看要不然這樣,讓大家誰想上臺誰就上,然后我們再進行評審。”
董正陽聽后也覺得有道理,放下手中的資料,然后對著下方道:“剛剛左主任的話你們也聽見了,有想參加京都博覽會的企業可以主動上臺,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