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國家對中藥材產業扶持力度不斷增強,最近已經明確將中藥材產業列為特色富民產業,”
林盛首先從宏觀角度闡述了發展方向,接著一錘定音:
“我們必須牢牢抓住這次全國性重大機遇,精準的站在風口上,讓老牌貧困鄉實現跨越式騰飛!”
“我一直都是分管農業的副鄉長,可對于國家農業政策方面,你比我透徹多了,”
鐘沛玲忍不住驚嘆一聲:“上級下發的這類文件我看過不少,可從來都不敢想象在青山鄉落實……”
韓義插嘴:“林書記自己就是老中醫嘛,種草藥他當然最拿手了……”
話未說完,桌下的腳忽然被人輕輕碰了一下,
張海麗低聲道:“那是兩碼事,你別打岔,注意聽林書記講。”
韓義只好乖乖閉上嘴。
林盛笑道:“雖然我在中醫方面有點心得,不過對于種植嘛,那就一竅不通了,這方面就要全靠鐘鄉長這位農業專家了。”
鐘沛玲一雙秀氣的眉毛飄了飄:“細說,要我怎么做?”
“青山鄉一共有20個自然村,就先以東邊的五個村為試點,”
林盛展開一幅青山鄉的地圖,用鉛筆在上面劃了一個圈,
“讓鄉親們先從一小塊一小塊的做種植實驗,碎片化,小規模,不要引起別人注意,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五個村子合并起來,馬上就能形成大規模的中草藥產業園!”
“那旭景的兩款中成藥都是用什么藥材?咱們這里適不適合種植呢?”
鐘沛玲提出專業問題。
“咱們也不會只為旭景種植藥材呀,”
林盛笑道:“旭景需要的很簡單,桑白皮、麥冬、百合、黃芩、黃芪、黃精等等,但這些經濟效益不算太好,而且只能看旭景的產量和銷路來定,一旦有什么風吹草動,那咱們就很脆弱了。”
“啊?林書記你的意思是,只靠旭景都滿足不了你的胃口?那你打算怎樣?”
眾人都有些目瞪口呆。
林盛繼續說道:“我的計劃很明確,那就是緊緊依靠國家戰略扶持政策,大力推廣種植丹參、黃芩、薰衣草、金銀花等經濟效益高的中草藥材,打造‘青山藥材’品牌推向全國!”
“啊?”
眾人完全呆滯。
這位林書記的野心也太大了吧?
他是怎么從一個苦苦掙扎的貧困鄉,一下就跳到打造“全國名牌”的?
見眾人一時無法接受,林盛耐心的解釋:
“我計算過了,假如種植200多畝丹參,一畝地能收1000斤左右的丹參,畝均效益可以達到3000元!這還僅僅是一種藥材!”
眾人聽得心潮澎湃,雙眼閃閃發光。
“這就是我構想的前景,至于能不能實現,就看你們前期能不能打下良好基礎了。”
林盛說著,目光緩緩掃視過每一個人的臉。
這里的每一個人,也包括沒來參加的方杰他們,都是林盛可以絕對信任的,
所以他也不怕把自己的構想和盤托出。
也是為了讓他們在以后執行過程中不至于走偏了路子。
“林書記請放心,我們一定排除萬難,堅決完成任務!”
眾人激動的發出誓。
細心的鐘沛玲發現了一個問題,馬上提了出來:“剛才你說的只是東邊五個村子?那其余的村子呢?也按照這種模式發展嗎?”
“要打造‘青山藥材’品牌嘛,那當然是要全鄉都飄著藥香了。”
高妍、張海麗、韓義,幾人都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