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個多月的嬰兒各器官發育極其不成熟。
對手術創傷,麻醉的耐受能力極差根本無法承受成人或者大齡兒童的標準治療強度。
就拿手術本身而,嬰兒顱內空間狹小,腫瘤位置如果較深或者鄰近重要功能區,那手術切除風險就會呈現指數級增高。
那就極可能導致嚴重的并發癥,比如神經損傷,出血,而且還難以做到完全切除。
即便是治療了,復發率也會十分高。
且一旦復發,治療難度會進一步增加,整體預后很不佳。
綜上種種,想要做這個手術,某個角度而,不比武松打虎簡單。
“首先,我們根據高分辨率頭顱mri,能夠精確定位腫瘤。”
“其中增強,彌散,波普序列可以幫助我們判斷與關鍵腦組織,血管,神經結構的關系。”
“通過這個高級別的影像學評估,暫時可以劃定我們要手術的區域。”
“然后,我需要提一點,在整個手術過程中,我們會應用到一項新技術,叫做神經導航。”
“通過這項技術,我們可以將患兒的mri影像數據與手術臺上的實際頭部位置進行匹配,為我們手術過程中提供實時解剖指引。”
話音落下,眾人微微點頭。
省一院的神經外科主任宗濤不由得感慨一聲。
這個神經導航系統,也算是省一院剛采購回來的,價格達到三百多萬。
就連他們自己都沒怎么學會使用呢。
結果方知硯來了一看,這玩意兒好啊,我會!
直接就要求在手術中使用。
聽聽,這叫人話嗎?
下級醫院的人指導上級醫院的人使用上級醫院采購的器材。
簡直令人無語。
可偏偏這小子真會。
尤其是注冊的時候,幾乎都沒有猶豫,真是有些離譜了。
方知硯還在臺上侃侃而談,宗濤不得不認真聆聽著。
因為稍有不慎,方知硯說出來的東西眾人就極有可能理解不過來。
一小時之后,多學科討論制定的手術計劃,應急預案和術后護理方案基本確定下來。
而接下來要做的,便是告知孩子的父母。
張鵬,劉惠英一家也知道今天的重要日子,所以早就帶著寶寶等待著。
等到會議結束,一連串的人進入了病房之后,兩人連忙起身。
“方醫生,馬院長,譚主任。”
張鵬連忙迎上來,臉上帶著感激的表情。
“真的很感謝各位對我們一家的幫助,謝謝各位。”
還沒說什么呢,張鵬先上來鞠了一躬。
馬居正連忙扶住他。
“張鵬啊,你不用擔心,病,我們肯定會治。”
“剛才跟方醫生討論了手術方案,接下來我們就得給孩子來進行手術。”
“手術過程中有幾個風險點要預先告知你們。”
張鵬連連點頭。
“這個手術,難度很大。”
“甚至,失敗的可能性極高。”
“如果手術過程中失敗了,沒有完全切除腫瘤,這都不算什么。”
“就怕傷及重要的腦功能區域,或者大出血。”
“到那個時候,孩子恐怕就救不回來了。”馬居正認真地解釋著。
張鵬和劉惠英兩人對視了一眼,眼中是濃濃的悲傷。
經過這段時間的了解和學習,他們也算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