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筆記小說,就是古代的段子集合體。當然這些段子也不是完全不能當史料來征信的,但其可信程度實在還是有限。
因為從本質上來說,它畢竟還是小說。把小說家當歷史事實來相信,肯定是會有問題的。所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這本書中的一些記載“頗近小說家,不可據為實錄”。
《默記》中還提及,是秦王趙廷美給李煜送的牽機藥,加倍瞎扯淡了。
秦王是太祖趙匡胤的四弟。太平興國四年,跟著二哥趙光義征討太原,進封秦王;而李煜同學死于前一年,即太平興國三年,所以說“秦王賜牽機藥之事”是違背歷史史實的。
更為有力的證據是,過慣了驕奢淫逸都李煜時不常的上書哭窮。為此趙匡義特意給李煜加了工資,還時不常關心一下李煜同學的生活情況。
大宋以文治天下,拼命拉攏這些文人還來不及。而李煜文學造詣極高,趙匡義對他速來不錯。若要弄死他,早就下手了。
而且李煜死后,趙匡義還為此廢朝三日,贈給他太師的尊號,同時還進一步加封李煜吳王!
或許有人還是會說,你這還是不能證明啊。萬一趙匡義陰險毒辣,故意做給世人看的呢。
那除非趙匡義是個腦殘,因為他不但對李煜不錯,朝廷還特意封李煜長子李仲寓為郢州刺史。
從一開始李仲寓被授右千牛衛大將軍,請記住,這還是個武將官職。后來這李仲寓也跟他老爹一樣不安分了,跟趙匡義哭窮說自己家大業大養不起家了,求官家給個刺史當當。
于是趙匡義還真就給了他一個刺史,李仲寓倒也寬簡仁治,郢州百姓皆感念其德。
居后主喪,哀毀逾制,太宗臨朝,遣使勞問,終喪,賜積珍坊第一區,久之,自族大家貧,求治郡,拜郢州刺史,在郡以寬簡為治,吏民安之,淳化五年,八月,卒,年三十七,子正好學,早卒,于是后主之后遂絕,初,江南聞后主兇問,父老皆巷哭,及是,其嗣續殄絕,遺民猶為之興悼云。
所以說,謠不可信,還是要結合史實來看。
而如煙的母親,曾在隴西公李煜府上為侍女,因其喜好音律,為李煜所注意。
李煜發現這女子對音樂頗有天賦,于是也就傾囊而授。忽忽數年,如煙母親技藝更是精進,琵琶、古箏、琴簫、笙笛都頗為熟練。
李煜大喜之下,竟然將自己早已燒毀的霓裳羽衣曲傾囊以授。只是李煜曾告誡,此曲不可示與外人知。
可惜后來李煜因病去世,如煙母親流落民間,后嫁給一貧困書生。不久父親去世家道中落,母親又身患重病,彌留之際將如煙送入了揚州青樓煙巷。
青樓發現如煙談吐不俗,對音律又頗為精通,于是將她作為藝伎重點培養。
長大后,如煙成了江南名伶歌伎選為花魁。后被明玉樓高價買到京城,結果與趙禎相遇。
當下如煙將自己的身世和盤托出,孫星云雖然猜中一二,卻不想其中竟有這許多曲折。
而趙禎更是驚訝莫名,難怪感覺她除塵脫俗與眾不同。若不是孫星云從中作梗,這如煙無論如何,是不會說出自己身世的。
趙禎的心中,一時間五味雜陳。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