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皇帝趙禎最想看到的,皇帝最怕結黨營私。一旦官員聯合起來,這個皇帝就不好當。
呂家幫起來了,風生水起。呂夷簡意氣風發,在朝堂上也不再是新政派一家獨大,有時候雙方吵的不可開交。
留同去異,趙禎給他們的口諭是,對于政見一致的事情,二人聯合輔政。
對于政見不同的,政事堂開會解決。開會也解決不了的,再上報趙禎。由趙禎決斷,實在無法決斷的,暫時擱置。
總之就是,政事堂的官員開會甚至投票決議。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經政事堂批閱過得奏疏,必須封檔留存。趙禎會時不常的抽查,落實責任制,誰的案子誰負責。一旦抽查出來問題,嚴懲不貸。
總的來說,這個時代的新政派占了主流,朝廷依然是主張新政。不同的是新政派的決斷不再是一家獨大,他們一直備受呂夷簡守舊派的質疑和監督。
別看平日他們在朝堂上往往吵的臉紅脖子粗,甚至于雙方惡語相向,但是整個政府的辦事效率比以前快的多的多了。
以前一道政令,需層層審批,羅里吧嗦似極了蝸牛爬。如今一道政令下來,只要稍微辦的慢了,立刻就會有人跳出來指責。
辦事效率加快了,同時趙禎也清閑了。他不必再和以前一樣面對堆成山的奏疏,沒日沒夜的加班加點了。
一個明君的潛質并不是什么事都要親力親為,善于用人才是最重要的。
明末崇禎皇帝夠勤政了吧,可以說是勞模典范,他不事奢靡,不近女色,可大明依舊亡了。
雖然大明朝亡國是多種因素綜合原因,東林黨誤國、小冰河時期、天災人禍、閹黨亂政、貪腐嚴重、建奴滋擾……
但崇禎本身性格缺陷也是一部分原因,崇禎多疑猜忌,同時又太過急功近利。
就如范仲淹他們實施的新政,新政實施最重要的是一個緩字。急功近利只會適得其反,甚至于,造成動亂。
趙禎啟用呂夷簡的守舊派,就是平衡雙方之間的關系。新政,一定要量力而行切忌操之過急。
孫府,孫星云大擺宴席,他的馬夫功臣朱大昌被擺在了上席。
朱大昌瑟瑟發抖:“小公爺,您就別折磨我了。這位置豈能是小人坐的,您還是讓我下來吧。”
“坐著,老子讓你坐你就坐。你現在是咱們的功臣,大功臣!”
狗腿子們個個喜笑顏開,石頭深以為然點點頭:“沒錯,大腸啊,你這次出使大理可是立了大功了,我們可都聽說了。”
“嗯哼,大腸火槍無敵,嚇得那大理宰相高智昇屁滾尿流。為咱們長臉了,呂相公還著人告知了官家,你就等著賞賜吧。”鐵錘說道。
這人朱大昌加倍不好意思起來:“你們就別笑話我了,你們勤王保駕,征戰西北的時候,立的功勞比我大的多了,這點小事不至于。”
“這不一樣,你這是為咱大宋長臉,為咱小公爺長臉。”大牛瞪著眼睛說道。
孫星云哈哈大笑:“沒錯,你個王八蛋給老子很是長臉,今兒你就坐著首席。”
朱大昌受寵若驚:“多謝小公爺,那能不能把地窖的啤酒賞給小人點?”
狗腿子們覬覦孫府地窖的美酒,朱大昌喜歡喝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