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天佑大唐,陛下洪福!”李承乾微微一頓,目光再次掃視群臣,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然英國公捷報中最后一句奏請,才是此刻當務之急!”
捷報中最后一句?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剛才光聽到北疆大捷,薛延陀滅國,夷男被擒了。
這捷報最后一句......許多人竟是壓根沒注意到!
所有人的目光,不禁親刷刷望向御座!
而此時,李世民也聞,看向捷報最后一段。
這卷軸中,自然不是向那報捷士口傳那般簡潔。
而是洋洋灑灑寫了近萬字。
可以說將此次北征諸多事宜,事無巨細寫的十分詳盡。
甚至就連那神秘人報信,英國公也沒有絲毫隱瞞。
可看到這最后的奏請,李世民卻是眉頭一皺。
這薛延陀之地如今是打下來了,可卻又該如何治理呢?
還真是個令人欣喜至極的煩惱呢!
這時,李承乾見殿中群臣似乎沒反應過來,便也不廢話,而是直接開口提醒道:“這英國公捷報中最后所奏,乃是奏請父皇,薛延陀之地善后之策!”
“此戰傾國之力,非為滅國而滅國,乃為永靖北疆!”
“可該如何處置這萬里草原,使其永為大唐屏藩,不再為禍邊陲,方為根本,還需諸卿廷議,父皇圣斷!”
“臣附議!”長孫無忌此時也迅速從狂喜中冷靜下來,第一個出列,他臉上帶著慣有的沉穩笑容,拱手道,“陛下,太子殿下。如今薛延陀既滅,其地廣袤苦寒,多為游牧,于我中原農耕之制迥異,若強行設郡置縣,派遣流官,恐鞭長莫及,徒耗國力民財。”
“老臣以為,當效前朝舊例,行羈縻之策為上!”
“擇其殘部中恭順有威望者,封以可汗或都督名號!”
“令其統御舊部,向我大唐稱臣納貢,永為藩籬。”
“如此,既能安其部眾之心!”
“又可省卻朝廷直接治理之煩勞,實為兩全之策!”
“長孫司空所甚是!”立刻有數名大臣出列附和。
“羈縻之策,古已有之,穩妥可行!”
“草原之地,得其人不足臣,得其地不足耕!”
“如此羈縻納貢,當是最為妥當!”
然而,也有不同的聲音響起。
兵部一位素來鷹派的侍郎出列,朗聲道:“陛下,殿下!”
“臣以為,羈縻之策雖省事,然反復難制,前車之鑒猶在!”
“突厥,薛延陀,莫不是羈縻而起,坐大成患!”
“今我王師既已犁庭掃穴,正當徹底掌控!”
“臣請于郁督軍山王庭故地,設安北大都護府!”
“駐以精兵強將,震懾諸部!”
“再分封其部族于水草豐美之地!”
“使其互不統屬,相互制衡!”
“如此......方為長久靖邊之道!”
“設都護府,駐軍威懾?談何容易!”立刻有戶部的官員反駁,“朔方,隴右連年征戰,府庫空虛,民力疲憊!”
“且安北苦寒,路途遙遠,數萬大軍常年駐守之糧秣轉運,軍餉甲胄,城池營壘,皆是天文數字!”
“此非長治久安,實乃拖垮朝廷之策!”
“不錯,羈縻只需一道詔書,些許賞賜,便可令其自安!”
“駐軍耗費幾何?”
“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