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司空過慮了。\"李承乾目光轉向他,語氣沉穩有力,帶著強大的說服力,\"河西軍屯改制之初,質疑之聲亦不絕于耳!\"
\"流民難管,胡漢混雜易生事端!\"
\"然如今成效如何?\"
\"張掖屯墾區,糧秣增收五成!\"
\"屯丁逃亡絕跡!\"
\"甚至有歸附突厥人攜家帶口主動投效!\"
\"何也?\"
\"皆因制度得宜,利益共享!\"李承乾聲音陡然拔高,其中帶著質問的力量,\"難道我大唐能管好河西屯田的歸附胡人,卻管不好草原的歸附牧民?\"
朝堂上,鴉雀無聲......
群臣百官更是面面相覷.....
\"此非能力問題,實乃愿不愿為,敢不敢為!\"
\"河西之成功,便是草原可行之明證!\"
\"些許靡費,相較于未來官牧所出之源源戰馬,肉食,賦稅,何足掛齒?\"
\"此乃一本萬利之長遠投資!\"
他引用的河西實例擲地有聲,讓長孫無忌一時語塞。
殿中不少官員,尤其是了解河西實情的戶部,兵部官員,都暗自點頭。
李承乾卻不想給喘息之機,直接豎起第三指:\"其三,重開榷場,暢通商路!\"
\"待定北城初具規模,安全無虞,即在其外圍設立定北榷場!\"
\"此非權宜之計,而是效法河西張掖,敦煌大榷場之成功模式!\"
\"嚴控胡漢貿易,提供庇護,倉儲,公平交易之所,朝廷抽取合理商稅!\"
\"用河西榷場稅賦連月倍增之事實告訴天下商賈,此路通,利無窮!\"
\"此乃控其路,盤活東西商道,抽取巨利之始!\"
提到河西榷場的成功,殿中響起一片低低的議論聲,顯然那驚人的稅收數據極具說服力。
\"其四!\"李承乾豎起最后一指,目光如電掃過眾人,\"分化瓦解,剿撫并用!\"
\"嚴令英國公,對薛延陀余孽及各部,務必區分對待!\"
\"凡識時務,主動歸降,約束部眾,配合新政者,可酌情保留財產,子弟擇優入國子監沐化。\"
\"凡冥頑不靈,暗中作亂,襲擾牧場,商路者,務必以雷霆手段,堅決剿滅!\"
\"絕其禍根!\"
\"此乃剛柔并濟,恩威并施,瓦解舊部族,收攏人心之策!\"
四條方略,條理清晰,環環相扣,既有雷霆手段,又有懷柔新政,更將河西三策的成功經驗作為最有力的背書和推演依據!
李承乾說完,殿內陷入一片沉寂。
震撼于太子方略的宏大與果決,更震撼于其將河西經驗與草原方略如此緊密,有力地聯系在了一起!
這已非簡單的善后之策,而是勾勒出了一幅徹底消化草原,使其永為大唐臂助的壯闊藍圖!
\"陛下!\"
終于,魏征出列,他雖以直諫聞名,此刻臉上卻帶著少見的凝重與思索,
\"太子殿下四策,膽魄驚人,思慮深遠。\"
\"尤其以河西實效為證,頗具說服力。\"
\"然,筑城,設牧,開榷,靡費必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