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既沒有當場同意,卻也并沒有直接駁回,而是裝作仿佛在為難太子似的姿態,甚至語氣都有些不悅似的說著。
只是看皇帝那表情,卻儼然就是一副明顯不想同意太子的主張,卻又礙于太子如今的權勢滔天,不得不迂回一下的模樣......
“兒臣……遵旨!”李承乾面色也瞬間變得有些難看,躬身領命,心里卻是笑著,與御座上的父皇對了個眼神.....
其實這些,都是他這些日子與父皇商量好的。
如今趙牧給的那份改革科舉的方略,其實早已經被徹底完善。
甚至可以直接拿來就用了。
但茲事體大,不可不慎重。
而且,朝堂上哪怕他們這天家父子二人,能強壓著百官通過并施行此決議。
但這科舉,卻又不似那西域商道,稅關改制那般簡單。
這可是涉及到朝廷的方方面面。
皇權壓制之下就算能強行通過,恐怕施行的時候也會被這幫滿殿老油條陰奉陽違......
所以,這段時間以來,東宮先是在民間放出風聲,引動輿論。
造成一副東宮其實對那些空缺職位不感興趣的樣子.....
其實這就是放出來的一塊肥肉罷了。
利用這些空缺的職位,引得這些朝臣爭搶,讓他們從一開始便不能擰成一股繩。
然后太子再出手,將其中比如吏部,兵部之類的官員,先一步收入囊中,然后再利用他們,進一步擴大朝臣之間的裂痕.....
最后,火候徹底到位之后,便是今日這一幕了.....
與父皇聯手,在這大朝會之上給百官唱一出戲。
果然,見皇帝似乎也不同意太子罷黜舉薦,大興科舉。
太極殿內,短暫的寂靜被一種近乎喧囂的竊竊私語取代。
可那幫世家出身或與世家有關聯的官員,一個個就跟打了興奮劑似的,面色肉眼可見的潮紅了起來!
世家官員們互相交換著眼神,緊繃的嘴角悄然松弛,甚至帶上了幾分不易察覺的得色。
陛下那句“待太子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略,再議”在他們聽來,無疑是天籟之音!
陛下這態度,分明是對太子這激進主張心有疑慮,甚至是不滿!
太子先前殺伐果斷,威勢一時無兩,連五姓七望都不得不暫避鋒芒,可如今這“新科舉”之議,顯然觸動了陛下更深層的顧慮!
那便是國本穩固、朝堂平衡!
鄭御史與王少卿等人,如同溺水者抓住了最后一根浮木,心中狂喜,他們賭對了!
皇帝終究是皇帝!
不會任由太子徹底掀翻這維系了數百年的根基。
“陛下圣明!”鄭御史立刻抓住話頭,聲音洪亮,帶著一種為君分憂的懇切,“太子殿下心系社稷,銳意革新,其志可嘉!”
“然則治國非兒戲,取士之道更需慎之又慎。”
“陛下所極是,若無詳盡周全可保無虞之章程,貿然推行,恐遺禍無窮啊!”
他極為巧妙地避開了直接反對太子,將矛頭指向了章程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