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李承乾端坐主位,神色肅然。
不復在孔府時的謙恭,更無在天上人間時的片刻松弛。
周身散發著儲君的威嚴。
”諸位。”李承乾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新六藝推行,已得孔祭酒首肯,國子監不日將正式頒布細則。”
”此乃開我大唐文教新局之始。”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下方,將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
有振奮,有凝重,亦有不易察覺的疑慮。
”然,根基在地方官學,在天下萬千寒窗苦讀之學子。”
他話鋒一轉,指向了那口被小心放置在殿中的藤箱。
”欲使新學廣布,利器不可少。”
”此物,便是孤為天下學子覓得的利器!”
他示意內侍打開藤箱,將六本嶄新的書籍取出,展示在眾人面前。
《三年科舉兩年模擬》。
幾個大字,如同烙印般刻入在場所有官員的眼中。
”此乃孤命人暗中編纂,專為縣試童生試量身打造之科舉精解叢書!”李承乾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力度,緩緩說道,”內容涵蓋科舉之道君子六藝的全部經義!”
“算學,律法,書,數等童生試主要科目也是提綱挈領,要點清晰,輔以精析與模擬演練。”
”其效如何.....”他拿起一本,翻開其中一頁。
”孤可斷,但凡通讀此套書并加以認真研習者,至少通過縣試成為童生,是絕對沒有問題!”
太子這話一出,殿內響起一片壓抑的吸氣聲。
詹事府少詹事,一位須發花白的老臣,忍不住上前一步,拿起一本,只是翻看幾頁,眼中頓時爆發出難以置信的光芒!
”殿下!”
”此…此書編纂之精妙,解析之透徹!”
“遠勝市面上任何一家塾師講義!”
”若真能普及…實乃寒門學子之天大福音!”
”不錯!”李承乾擲地有聲。
”孤意已決!”
”將此套叢書定為新科舉官方指定參考用書!”
”由東宮詹事府牽頭,國子監協同,向大唐所有州,府,縣官學推廣,所有官學生員,務必人手一套!”
”殿下!”主管東宮財計的詹事府丞面露難色。
他快速在心中盤算著,小心翼翼地上奏。
”此心實乃仁政。”
”然…據臣所知,長安書肆中偶有流出類似秘籍。”
“只是薄薄一本便已炒至近兩貫。”
”而此套書六本,印刷精良,紙質厚實,成本必然不菲。”
”若強制官學生員人手一套,恐…恐東宮乃至朝廷財計,難以負擔啊!”
他下之意很明顯,太子想做好事,但朝廷沒錢!
此一出,殿內不少官員也微微點頭,面露憂色。
推廣新學本就是一項耗資巨大的工程,再強制配發如此昂貴的官方教材,確實壓力如山。
李承乾看著詹事府丞那憂心忡忡的臉,嘴角卻緩緩勾起一絲奇異的弧度。
那弧度中帶著一絲對趙牧那”點石成金”手段的嘆服,更帶著一種即將揭開謎底的掌控感。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