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這套書,在他眼中,無異于將神圣的科舉殿堂變成了菜市場,將高貴的士子降格成了只會背誦答案的匠人!
這比直接動他的利益更讓他感到憤怒和恐慌!
他賴以自豪的家學淵源和清流風骨,在這套赤裸裸的應試指南面前,似乎正變得可笑而脆弱。
”崔敦禮那個老狐貍,怕是已經在想著如何鉆營應對了…”
“哼,蠅營狗茍,失了世家風范!”
鄭元璹不屑地啐了一口。
他骨子里看不起崔氏的”務實”,更傾向于維護士族精神上的超然。
他站起身,在書齋內煩躁地踱步。
”不行!絕不能任由此等歪風邪氣蔓延!”
”魏征雖剛直,但勢單力薄,且陛下明顯偏袒太子!”
他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必須讓更多人看清此書的危害!”
“看清太子此舉包藏的禍心!”
他走到書案前,鋪開一張雪白的宣紙,提起狼毫,飽蘸濃墨。
他不是要聯絡其他門閥,內心甚至有些瞧不起那些”俗物”,而是要動用他在清流士林中的巨大影響力。
一篇篇措辭激烈,引經據典,痛斥《三年科舉兩年模擬》敗壞學風,戕害士心,動搖國本的文章,從他的筆下傾瀉而出。
他要將這些文章,通過門生故吏,散播到長安乃至各地的士子群體中,掀起一股反對的聲浪!
他要讓那些被”六百文”迷了眼的寒門學子也產生懷疑,讓朝中更多清流官員站出來發聲!
他要營造出一種”天下士林共討之”的輿論氛圍!
”三個月?哼!”
鄭元璹筆下如刀,字字誅心。
”老夫倒要看看,在天下士子的口誅筆伐之下,你這太子的仁政,還能不能推行下去!”
”這根基動搖的王朝,還能不能撐過三個月!”
各大世家府邸的暗室中,此類的密謀幾乎都是大同小異。
只可惜,他們這邊剛開始密謀,甚至都還沒有結束。
消息卻已經被傳遞到了東宮!
李承乾的書房內,燈火徹夜未熄。
案頭堆滿了各地送來的關于《三年科舉兩年模擬》分發,反饋的奏報,以及詹事府擬定的推廣細則和應對各種阻力的預案。
他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眼神疲憊卻異常明亮。
王德小心翼翼地呈上一份密報:“殿下,剛收到的。”
”崔氏的崔知溫,今日午后秘密拜訪了范陽盧氏在京的別院,停留近一個時辰。”
”傍晚,趙郡李氏和太原王氏在京的主事人,也相繼進入盧氏別院…似乎…在商議什么。”
李承乾接過密報,快速掃了一眼,臉上沒有任何意外,只有一絲冰冷的了然。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