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牧撒完最后一把魚食,拍了拍手,慢悠悠地走到茶桌旁坐下,示意云袖看茶:“打壓下去?”
“太子還是想得太簡單,太樂觀了。”
他潑了盆冷水,語氣平淡卻直指核心,“千年世家樹大根深盤根錯節,關系網遍布朝野地方,今日倒下一個劉顯,一個盧兆峰,對他們而,不過是斷了幾根看得見的枝杈,傷了些皮毛,遠未動其根本。”
“他們的底蘊,人脈,土地,財富,尤其是盤踞在地方上的勢力,依然龐大得驚人。”
“他們此刻蟄伏,不過是避你鋒芒,暫避風頭,等待下一個更合適的時機反撲罷了。”
“你若此時覺得高枕無憂,急于求成,窮追猛打,反而會逼得他們狗急跳墻,拋棄前嫌聯合起來反撲,那局面就復雜了,甚至可能動搖國本。”
李承乾聞,神色一凜,臉上的興奮漸漸褪去,變得凝重起來。
他仔細品味著趙牧的話,不得不承認確有道理:“那……依趙兄之見,接下來孤該如何行事?”
“總不能因噎廢食,放任不管吧?”
“很簡單,一個字,穩。”
趙牧斟了兩杯茶,推給李承乾一杯,“穩住朝局,鞏固現有成果。”
“繼續不疾不徐地推行你的科舉新政,讓更多像張遠,陳實這樣有真才實學,心性堅韌的寒門子弟,通過公平的考試和實際的歷練,逐步進入官場,占據關鍵位置,像水滴石穿一樣,慢慢稀釋,替代世家的影響力。”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急不得。”
“同時,把更多的精力和重心,放到真正能增強國力,收攏民心,創造財富的實事上去。”
“有了堅實的根基,才是應對一切風浪的底氣。”
“實事?”李承乾若有所悟,手指摩挲著溫熱的茶杯。
“比如.....”趙牧微微一笑,望向向莊外遠方的田野,“秦老爺那邊種的那些棉花。”
“那才是真正的好東西。”
趙牧隨口捧了一句自以為是李承乾舅舅長孫無忌一句,接著便深入分析道,“殿下,若這棉花能成功推廣開來,其利遠超想象。”
“一可使天下貧寒百姓冬日無寒凍之苦,此乃莫大的仁政,能收攏萬千民心。”
“二可織布出售,利潤豐厚,能極大充實國庫和內帑,讓朝廷做事更有底氣。”
“這第三嘛....也是最關鍵的,它能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完全不依賴于世家傳統絲綢麻布產業的財富來源和產業鏈,從種植,紡織到銷售,都能繞過世家豪族的掌控,逐漸瓦解他們的經濟根基。”
“這才是真正釜底抽薪,潤物無聲的長遠之策。”
“比在朝堂上吵吵嚷嚷,劍拔弩張,高明得多,也有效得多。”
李承乾眼睛越來越亮,他瞬間明白了棉花背后所蘊含的深遠戰略意義。
這不僅僅是穿衣吃飯的問題,更是一場關乎國本的經濟和社會變革!
他激動地一拍大腿:“孤明白了!”
“多謝趙兄指點!”
“是孤先前目光短淺,只盯著朝堂這一畝三分地了!”
“所以,不必過于糾結朝堂上一時一地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