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修行的高手是變成了凡人,可在慘叫的時候嗓門也格外的大,中氣十足,半個山區都能聽到,真響亮!
“唉!”沈鳳書只能嘆息,順便叮囑小和尚:“一塵,路上得空多念兩段經超度幾個!可憐人啊!外面吃香的喝辣的不好嗎?非要進來送命!”
作為納米戰甲的測試者,沈鳳書是經歷過完整的軍事技能訓練的。各種環境下的生存訓練,特種作戰,他十分精通。路上順手做幾個小機關坑一下后面的追兵,實在是太簡單了。
后面死了不少人,但現在的狀況卻反而對沈鳳書四人有利了,追蹤的人也不那么急切,任由他們輕松的行進。
追殺上來的修士,都是至少幾十上百歲的前輩,在他們心目中,自己吃過的鹽比四個小年輕吃過的米還多,走過的橋比幾個小崽子走過的路還多,特別是沈鳳書傳中就是凡人一個,怎么可能會是他們的對手?
都是這種心態,大家更加防備的反而是同樣追蹤沈鳳書的那些同道,誰會想到他們很多人其實是栽在沈鳳書手上的?有些一看就是刻意布置的機關,四個匆忙逃命的小年輕能有這手段?還不是同樣老狐貍的同道所為?
現在死了不少人,一群修士都是提起了精神百萬個小心,追的靠前的幾個臨時小團體正互相警惕著,牽制著,反倒是放松了對原來追蹤的正主沈鳳書四人的壓力。
幾個小年輕連掩蓋蹤跡都不懂,丟不了就好。說不定這種保持一些兇險壓力的做法,更能逼迫安正靈現身。
一整天,沈鳳書等人翻了十七座山頭,跑了足有百里,大家行進的時候都是丁劍在最前面按照沈鳳書的指揮開路,小蠻和一塵跟在后面,沈鳳書斷后,前后拉開差不多里許距離,靠著通訊耳機保持聯系和指引方向。
誰能相信,四個凡人在這種情況之下,相隔里許,竟然還能如同在身邊一般交流呢?
“接下來我們怎么走?”丁劍在一座山頭的最高處,等著眾人過來會合,同時不忘記抓緊時間休息。一整天的山路,丁劍是頂在最前方開路的那個,疲累交加。
“先會合再說。”小蠻和一塵都沒什么主意,都是靠沈鳳書做決定,聽到耳機里沈鳳書的聲音,大家就很安心。
沒用過納米戰甲,永遠不知道它有多厲害。
在沈鳳書的建議下,眾人進來的時候幾乎沒有帶食水,只帶了隨身武器和一些丹藥衣裳,輕裝上陣,不像很多進來的修士,準備的十分齊全,但也變相的拖累了速度。
山林之中,接受過叢林野外生存訓練的沈鳳書怎么可能會讓大家少了食水?納米戰甲本身就有戰場生存系統,凝結收集水分只是最基本的功能。
至于食物那就更簡單了,丁劍開路的時候弄死的一頭碩大的野豬,身上隨便割了點肉,納米機器人甚至還能從里到外的均勻烤熟,火候十足,蘸點鹽就能吃的津津有味。
可憐的小和尚,不得不被迫吃肉,不過連人都殺了,吃點肉也不算什么吧?
會合之后,大家吃喝休息的功夫,沈鳳書還不忘記用戰場救護系統給大家消除一下疲勞。
都知道沈鳳書還有能用的法寶,眾人倒是誰也沒有覺得奇怪。規則之內總有例外,是吧?“晚上休息一夜,明天我們往那個方向!”沈鳳書指著的方向上,數百里外就是一片水波粼粼,一眼望不到邊的大海,那也是沈鳳書在進來之前就已經決定好的目標。
干城秘境已經打開過好幾次,在干城島的坊市上很容易買到門戶附近千里方圓的地圖。
既然已經經過好多次修士的搜索,門戶附近肯定不會有什么好東西殘留,至少可能性很低。幾個方向上都有以往的前輩們搜索過,唯獨大海這邊沒人深入探究過。
有前輩倒是試著造了船出海,但光是趕到海邊造好船儲備食水就耗費了大半個月的時間,下水后還沒趕上合適的風向。這里只有太陽沒有星星,茫茫大海上夜晚連方向都無法辨別,直到離開干城秘境,都沒發現什么好東西,甚至連對岸都沒趕到,空手而歸。
探索大海也就那么一次,后來就再沒有人試圖在大海這里探尋,最多沿著海邊行進,基本上都是陸地上尋找機會。
但對沈鳳書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干城秘境是高手煉制的空間,畢竟不是真正的大海,連潮汐都沒有,風也很柔和,不會有大風浪,小舢板就能出海,簡直就是專門為沈鳳書打造的擺脫追蹤之地啊!
戰地生存系統有淡化海水的能力,沈鳳書可以不用準備淡水,直接出海,但其他人可以嗎?強化過的身體可以直接喝鹽水?
只要在海上兜兜轉轉十幾天,身后絕不會再有一個人跟著,隨便找個岸邊上岸,還有誰能跟上不成?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