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華醫院的技術團隊,用了一天的時間,為南寧醫院搭載好ai醫療模型,從今天起便正式投入實驗階段。
上午接診了四位心外科病人,都將檢查報告導入模型進行分析,診斷結果又快又準,引得南寧心外科的幾位醫生連連驚嘆:
“這準確率也太高了!以后是不是都能靠它看病了?”
阮聽竹立刻皺起眉:“當然不是,模型再精準也只能充當輔助的工具,最終決定權還是在臨床醫生手里。”
“你們是醫生,不是操作員,怎么能產生依賴模型的惰性思維呢?萬一模型出錯,你們直接采信,釀成醫療事故,那可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話雖然沒錯,但她的語氣和態度,都太像是在訓斥下屬,幾位醫生臉上的神情都有些悻悻的,面面相覷,氣氛也有些尷尬。
時知渺適時開口:“阮醫生強調的是醫療安全的核心原則,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不過,模型研發的初衷,正是為了輔助醫生更高效和精準地做出判斷,能得到大家的認可,說明我們的模型是成功的。”
她微笑地看著幾位本地醫生,“而且,我們這個模型的潛力遠不止于此,之后如果有合適的手術病例,我們再為大家演示它在手術室中的輔助操作,一定會帶給大家更多驚喜。”
她這番話,既肯定了阮聽竹強調的原則,又將焦點拉回模型上,態度和藹又不失專業,幾位南寧醫生的臉色這才緩和下來,紛紛點頭,表示非常期待。
午休時間到,眾人三三兩兩結伴去吃飯。
時知渺也準備離開科室,卻被阮聽竹叫住。
“時醫生,”
阮聽竹語氣嚴肅,“剛才的情況,我必須嚴厲。否則他們真的產生依賴心理,以后只看模型結果,放棄自己的獨立判斷,一旦出事,絕對會把責任全部推給模型,推到我們北華頭上!這個麻煩我們擔待不起。”
時知渺停下腳步,轉過身看著她:“我理解你的顧慮,醫療安全確實是首要原則,所以我剛才也沒有反駁你的話。”
“我只是認為,表達方式可以更緩和一些,我們是來合作推廣的,不是來當他們的上級領導或者甲方的,相互之間還是應該保持一點客氣。”
阮聽竹卻不以為然,甚至帶著點譏諷:“嚴厲強調才能讓他們記住。倒是時醫生,很會當好人,收買人心這一套,用得真是熟練。”
她說完轉身就走。
時知渺扯了下嘴角,懶得跟她進行這種無意義的爭執。
她們私下早就撕破臉了,不過是為了工作才勉強共事而已。
午休結束,幾位醫生就拿著幾份病歷報告來找時知渺請教。
“時醫生,您看這個病人的情況,我們當時評估了好久,覺得手術風險太大,一直沒敢做,最后讓病人轉去省醫院了。如果是您,您會怎么做呢?”
時知渺接過報告,看了片刻,便向他們講解另一種手術方案,幾位醫生聽得茅塞頓開:
“原來還可以這樣呢!我們當時只想著從常規路徑下刀,評估了好幾次都覺得沒把握……早知道有這種方案,我們當時就該接下來了!”
時知微笑:“經驗都是要慢慢積累的,我現在說了,你們下次就知道了。”
她順手將那份病例輸入ai模型,模型分析后,給出的優選手術方案與時知渺剛才所說的,如出一轍。
她也借著這次機會,向大家演示了模型在輔助制定手術方案方面的優勢,醫生們都圍攏過來,聽得十分認真。
阮聽竹恰好經過,看到被眾星拱月圍在中間的時知渺,那些本地醫生毫不掩飾崇拜的眼神,簡直是把時知渺當成權威,她面色沉了沉,什么也沒說,轉身離開。
晚些時候,急診收治了一位病人,病情復雜且典型,非常適合作為ai模型輔助手術的教學案例,北華團隊和南寧院方緊急商議后,決定就用這個病例進行公開手術演示。
但在確定主刀醫生時,眾人進行了一番討論,到底是要由時知渺主刀呢,還是阮聽竹主刀?
南寧方的醫生們幾乎是異口同聲地推薦:“時醫生主刀吧!時醫生講解得清楚!”
時知渺頓了頓,看向阮聽竹:“阮醫生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