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岳小芬嗅了嗅院子。
“你們家好香啊,這是雞湯的味道吧?”
柳春花剛想開口,就被林舟搶了話。
“是啊,我有個同事結婚,送了一小鍋雞湯給我。”
“岳主任,你一會走的時候端一碗回去嘗嘗,味道可好了。”
岳小芬搖搖頭。
“不用了,你們自己留著喝吧,我還有事要忙呢。”
林舟見狀也沒客氣。
自從搬到這來,他和岳主任基本上沒有任何交集。
岳小芬看著眼前的一家人,默默的在本子上記錄著。
她雖然和林舟一家交集不多,但對這家印象很深。
一個女人帶著三個孩子。
經驗告訴她,這種家庭最困難,需要經常幫襯。
但讓她意想不到的是。
他們一家過的有聲有色,從來沒有給組織添過麻煩。
這樣的家庭,誰不喜歡?
林舟看了看岳小芬手里的本子,瞬間明白了怎么回事。
是打算精簡了。
今年是精簡的最后一年,看這架勢,應該還有很多指標沒有完成。
其實林舟他們一家也該回農村,但情況比較特殊,也可以一直在城里賴著。
林舟現在已經分配上了工作。
自然不算了。
“你們屋里面沒有藏人吧?”
岳主任問道。
林舟聞笑著說道:
“岳主任,看你這話說的,我們怎么可能藏人。”
這年頭,不回去的人直接沒了糧本,就算藏人也沒用。
沒有糧本就買不到糧食,到最后只能餓死街頭。
能藏得住一時,不可能藏一世啊。
但在當時確實有這種情況發生,他們大多都抱著風向會變的信念,想著再多賴幾年。
只可惜,風向不是幾年就能改變的。
一些堅持不下去的,只能返回農村。
不過這些都和林舟沒關系
岳主任也清楚現在的形式,只是上面催得緊,她不得已,只能來看兩下。
隨便在家里轉了轉,而后便離開了。
見狀,林舟這才松了口氣。
這幾年他們一家過的確實有些獨,連街道辦主任都不是太熟。
以后有機會還是得給人家送點東西,打好一下關系。
次日。
林舟來到紡織廠。
今天的氣氛格外輕松,工人的臉上都帶著笑容。
月底了,要發工資了。
來到車間,女工們都在討論工資能拿多少。
技術部的幾人也很緊張。
這個月是他們轉正的第一個月。
技術部的工資和其他部門不同,實行分級制。
王云輝作為大學生,工人自然要比其他人高一些。
實習期的工資就有五十塊,轉正之后更是能拿到六十塊。
而林舟幾個高中生,轉正之后也才能拿到四十塊。
不過這也正常,畢竟這年代的大學生稀罕的很,更不用說這個大學生名額還是趙瑞好不容易要來的。
下午的時候,林舟去財務室領了這個月的工資。
一共四十一塊。
算了算,帶上實習的兩個月,這三個月他一共拿了一百一十一塊,很不錯了。
發了工資,工人們都變的大氣了許多。
中午看到很多人的飯盒里都裝的餃子。
王云輝更是買了兩斤餃子和四個丸子。
這一頓下來,差不多得四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