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這話,姨老太太竭力克制的眼淚,便再也收不住。
她伏在茶幾上,失聲痛哭。
哭了好一會兒,她才抽抽噎噎地說:
“是我害了你小姑,也是我害了策榮,當初若不是我非要拆散她與……也不會這么著急就讓她嫁給前來求娶的趙襄。”
“都怪我害了她,我不配當姨娘,更不配有你小姑這么好的女兒,今日這個結果,都是我造的孽啊!”
沈氏聞,不由得露出驚訝之色。
她只道小姑嫁給趙襄,是姨娘為了不讓小姑的親事搶兩位嫡姑姑風頭的結果。
沒想到這其中還有其他緣故。
只是她剛嫁進來幾年,對這些陳年舊事知曉的不多。
不過她想著,大抵是與兩位嫡姑姑其中一位有關。
雖然好奇,她卻沒有多問。
一家的當家女主人,不該拘泥于這些事情。
她告訴姨老太太:“姨奶奶,陳年過往我雖不太清楚,然而姨奶奶對白府這份心,我卻是明明白白的。”
“夫君在時,總是與我講起,祖母去的早,是您一人拉扯大祖母的幾位孩子,也是您辛辛苦苦操持著這個家,照顧祖父。”
“我們都敬您愛您,也打從心眼里把小姑姑和策榮當成這個家的一份子。”
“過往之事即成,便無改變的可能性,然而從今往后的事,我們還有的選擇。”
“您若覺得有什么虧欠,今后彌補便是;您若有心底有什么缺憾,日后不讓其發生即可,我們大家都支持您。”
一席話,叫姨老太太聲淚俱下。
她這些年無愧于這個家的任何人,偏偏愧對于親生女兒。
但她做的這一切并非是想要這個家的所有人對她贊賞有加,她只是謹記自己的本分,銘記已故老太太的恩情。
所以這個家如今對她的態度,叫她百感交集。
她知曉大家都敬她愛她,但這些多多少少都是她犧牲自己和女兒換來的結果。
她如何能心安理得的,享受這一份敬意。
內心的復雜,伴隨著對女兒外孫的心疼和愧疚,叫她傷心不已。
但是如果再給她一次選擇的機會,她是否會選擇另一種方式?
這些她都不得而知。
她只知道,大少奶奶說的對,女兒和外孫需要她。
所以哭過之后,她擦去淚水,認真地向沈氏道謝:“多謝你,大少奶奶,我曉得怎么做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