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灑落在波瀾壯闊的河面之上,一片瀲滟晴好。
白明微縱馬行在崎嶇蜿蜒的山路之上,沿著江流而行。
只見被慶都堰巨量的水流沖刷過的河道,沉積的巨量泥沙被帶走,河道因此可容納更多的水流量,水位緩緩降低。
彌漫在四處的洪水,也因為河道水位的逐漸低沉,緩緩匯聚于河道之中。
被洪水肆/虐過的土地,露出滿目瘡痍的模樣。
洪水帶來的雜物,亂七八糟地橫散于四處,狼藉不堪。
原本整整齊齊的田地與百姓生存的家園,此時也只是頹圮的廢墟,唯留一些痕跡,昭示著曾經的豐饒。
然而白明微心底清楚,這天下的每一粒蒼生黎庶,就猶如勤勞的螞蟻。
他們的力量微不足道,卻總能用渺小的身軀去改變生存的地方。
只要給他們機會,這些堅強的百姓,又會在這片土地上頑強地生活。
滿目瘡痍的災區,好比那被大火席卷過的山林,在春去秋來過后,又會煥發出盎然的生機。
思及此處,她的馬匹不曾停留,繼續趕往目的地。
……
劉堯等人在看到遠處升起的狼煙過后,也吩咐人打開了堰壩的閘門,同時點燃狼煙給下游另一個堰壩傳達信號。
這處堰塞湖僅僅只是慶都堰的數十分之一,然而泄洪的動靜,依然驚天動地。
從未見過如此壯闊的場面,他也處于震驚之中。
然而,在震撼于如此壯闊場面的同時,徭役仿佛被嚇傻的瘋癲模樣,也叫他起了疑心。
他剛吩咐人撤離閘口上方開閘的徭役,正要準備讓他的隨行大夫查清楚時,心腹前來稟報:
“殿下,出事了,那幾處用來使得河流改道的堤壩,遲遲未能解決,怕是出了什么意外。”
“倘若不能及時清理,一旦因慶都堰泄洪而流下來的巨量水流無法被堰壩上游支流分擔,這處堰壩必然無法承載如此大的水量,一定會潰決。”
他們原本的章程十分明確。
上游的慶都堰泄洪之時,會給下游發送信號。
下游在看到信號后,立即泄洪,清空堰塞湖中的水,先帶走一部分河道中淤積的泥沙,同時也準備好承載上游帶來的水量。
但慶都堰的水量實在太大,需要這處堰壩的上游幾條支流分擔一些水量。
然而幾條支流,皆在這一年間被人為筑起堤壩阻止流通,并且改了河道。
新的支流河道十分狹窄,根本起不到分擔水流壓力的作用。
因此劉堯負責的堰塞湖在提前泄洪,為迎接上游巨量水流做準備的同時,需要毀去阻止幾條支流流通的堤壩,讓幾條支流回歸到原本的河道中。
屆時便可在此處堰壩的上游,分擔一些水流壓力,此處堰壩才不至于因過載而潰決。
但他們并沒有什么擁有巨大破壞力的東西,只能人為在堤壩上鑿洞,效仿“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的發生過程,以此破壞堤壩。
劉堯聞,面色不由凝重:“我們的泄洪章程,經過多番討論完善,十分周密,且兼顧到方方面面,不應該出現這樣的問題,可知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