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患褪去,勢不可擋。
孟子昂立下大功,這是不爭的事實。
只要孟子昂還活著,這份功勞就得擺在天下人面前,以彰顯皇家的仁厚與恩澤。
孟子昂微時,尚且難以對付。
一旦讓孟子昂得了勢,那就更難對付了。
所以,這一次針對孟子昂的手段,不可謂不兇險。
徭役的癲狂,只不過是掩蓋殺害他的遮羞布。
有了徭役背鍋,又借著鬼神之說這個由頭,便是孟子昂死上一萬次,也不足惜。
但針對這次的陰謀,白明微很快便做出應對。
她先是主動與孟子昂分開,緊接著讓人順水推舟,煽動流民,使得流民的憤怒到達頂峰,從而不顧一切追殺孟子昂。
因為對手需要徭役失控,才能完美地把孟子昂的死嫁禍在徭役頭上,所以對手的行動,與徭役的情況密切相關。
這就給了白明微與阿六交換在孟子昂身邊護衛的條件。
有了阿六的守護,雖然經歷了一場苦戰,卻能護住孟子昂無虞。
自然在孟子昂離開慶都堰的途中,他所碰到的殺招都被阿六一一化解。
費了些功夫,卻不妨事。
只是暗劍解決了,這些徭役卻需要平息。
不僅要平息,還要借著這件事,圖得一席安生之地。
這也就是為什么,孟子昂會帶著粥食出現在這里的原因。
至于為什么徭役失控這么大的事情,相關官員和駐軍都沒有插手,也是因為白明微和劉堯在其中運作。
在徭役爭食的期間,他就站在那山頂之上。
北方吹來的涼風,卷起他淺色的衣袂。
幾經磨難,卻還有著翩翩公子的涵養與風度。
只是那雙似蒙了淺色薄霧的眼底,早已是看淡世間的寒涼。
他回頭望了一眼吃飽喝足的徭役,淡聲開口:
“你們過來看看。”
眾人對他依舊心存疑慮,并不敢貿然接近。
他也不強求,只是又回過身,繼續放眼山下的情景。
竊語四起,有人低聲議論。
“他在做什么?”
“故弄玄虛吧?”
“可不能上了他的當,要不然吃不了兜著走。”
“別忘了山神對我們的懲罰!”
“……”
人群中,有人提出疑惑:
“山神真的降罪了嗎?為什么這時我覺得腦袋很清醒,沒有當時那種痛不欲生,幾乎要發狂的感覺?”
有人附和:
“我也覺得清醒了不少。”
“我也是。”
“我也是。”
“……”
這時,有人提議:
“要不,去看看他在搞什么鬼!”
“要是他敢耍花招,就算拼了我這條命,我也要拉他墊背!”
“對!”
“我們人多勢眾,怕什么!”
“去看看!”
于是,有人開始小心翼翼地走向孟子昂。
一步一步挪動,生怕下一剎那會踩到陷阱。
然而孟子昂并沒有動彈,直到被人圍起來,他才指著前方,慢聲開口:
“你們好好看看。”
眾人順著他的視線看去,不由得陷入了沉默。
只見原本洪水汪洋的地方,如今也只剩下大水肆/虐過的痕跡。
雖然滿目瘡痍,泥濘與枯枝爛葉遍布,弱小的草木被掩埋,稍大的樹木東倒西歪。
尤其是那些死在洪水之中的動物尸首,此時暴曬在陽光底下,散發出濃烈的陣陣惡臭。
四處彌散的,都是一股災難過后的死味。
怎么看,都是一副慘不忍睹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