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瑜把適才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道來。
劉堯聞陷入沉思,正在思索這整件事情背后隱藏的含義。
而白明微卻立時看出了其中的關竅:“原來如此。”
繼藜蘆之后,這是對手的另一陰謀。
不過,她等的就是這一刻!
劉堯把目光放在白明微身上,詢問之意相當明顯。
可見他還沒有想透。
感受到劉堯的目光,白明微抬眸,正好與面帶疑問的劉堯四目相對。
她明白劉堯的疑惑,當即向劉堯解釋:
“這名叫寶財的士兵為救婦人與孩子,讓出了自己的棉衣,結果被凍死在凜冬的夜里。”
“其行為感天動地,可偏偏違反了軍紀。倘若獎賞士兵寶財,就是在贊頌寶財不顧軍紀也要救人的行為。”
“一旦開了這個口子,那么接下來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違反軍紀,比如說為了幫助百姓——遲到、與同袍爭執、錯手殺人……等等。”
“因為有著寶財的例子在前面,就很難用軍紀去懲罰做出這些行為的人,也很難約束不將軍紀放在眼里的人,長此以往,軍紀必定渙散。”
“從疫毒被發現之日起到現在,我們的所有章程都分外嚴苛,倘若軍紀渙散,定然對我們清除疫病造成很大困難。”
劉堯點點頭:“這么一說,本王明白了。”
白明微繼續開口:“但若是依律嚴懲,以儆效尤,那么在這個時候,只要有人散布我等根本不在乎災民死活的謠,且不說本就惶恐不安的百姓和災民會因謠而失控,就說這謠要是止不住,只要官參上一本,我等都會有數不盡的麻煩。”
對手只需要略施小計,讓婦人受到排擠,婦人無法生存,為了孩子必定想盡一切辦法,最后找上駐軍也在情理之中。
整個過程中,婦人或許無辜,寶財更是對自己掉入陷阱一事毫不知情。
這就是一件將士為了百姓犧牲自我的感人故事。
此事放在平常,必定觸動人心。
但偏偏在這關口,且調度駐軍的人是劉堯,此事便算不上一件好事。
劉堯恍然大悟:“怪不得,白大人的面色這般難看。”
白瑜道:“殿下,關于此事,臣已迅速做出應對,對其違反軍紀一事進行嚴懲,并將其開除軍籍后,遺體運回沅鎮,停靈于方大夫旁邊。”
劉堯贊同地點點頭:“如此甚好,有錯必罰,有功必賞。”
白瑜拱手:“多謝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