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噤若寒蟬,恭敬地等待他的發話。
他沒有對隨葬品一事表態,亦沒有對白明微以身試藥一事表態。
他只是凝著劉堯,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朕的小九,果真長大了。”
他此時的態度,說明他還沒有放棄追究隨葬品一事。
更沒有半點肯定白明微以身試藥這一行為的意思,甚至還有些惋惜,白明微怎么就沒有死在試藥過程中!
秦豐業也很快就領悟他的想法,立即挺身而出:“九殿下之有理,那么臣必定追查到底,一定給那些染病而亡的百姓一個交代!”
劉堯面不改色,但心底卻松了口氣。
雖然父皇沒有放棄追究的意圖,但沒有蠻不講理地直接定罪,那對他們來說,就已經是一個好消息。
他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讓這件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眼下,只剩下最后一件大事了。
只見王公公把折子遞上來,輕輕展開。
那折子之上,寫著一大串人名。
那些名字他很熟悉,皆參與了江北貪腐一案。
可是這一次,他并不需要向任何人做出解釋,等待他的,卻是皇帝的金口玉:
“小九,既然江北貪腐一案由你親自審理,那么你對案情理應是最清楚的,那么這一批牽涉其中的官員,就由你來親自處理吧。”
劉堯霍然抬頭,卻又連忙垂下。
在垂頭的過程中,他注意到了秦豐業嘴角的冷笑。
他怎么會不知道,這道命令背后的深意——倘若處置官員的決定權交給了他,那些犯事的官員想要保命,必定會求道他面前。
現在他根基尚未完全穩定,倘若他秉公處理,是否起到震懾的作用難說,只怕是會讓朝臣恐懼于他。
到時候只要太子稍加運作,就會影響到朝臣對他的支持。
倘若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如何能對得起江北那些被欺壓的百姓?
一道圣旨把他召回,就是為了讓他掉進坑里。
然而就算知曉此事有利無弊,也由不得他拒絕。
他看了秦豐業一眼,剛巧秦豐業的目光也掃過來。
兩人四目相對,皆在對方的眼中看到了火花。
他率先收回目光,而后擲地有聲地應下:“兒臣遵旨!”
既然他有了這個權力,那么他勢必要依法辦理。
這不僅是他的職責,也是他為受罪于其中的百姓討回公道的時機。
畏手畏腳,辦不成事。
他或許不能一蹴而就,僅憑滿腔熱血就能實現所有抱負。
但是他知曉,做人應當頂天立地,光明磊落。
辦貪官是么?
東陵國法并非虛設,他就要依法辦了這群蛀蟲,以正國法!
然而心底的所有想法,都被他一雙褐色的眸子掩飾住。
元貞帝見他低垂著腦袋,當以為已經打消了這個兒子的氣焰,頓時龍顏大悅:“朕的小九,果真可靠!”
那雙帶笑的眼眸,里面并沒有任何父愛的慈藹,有的只是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