礲這一頂帽子扣下來,怎么都是殺身的大罪。
劉堯終于有了反應,他問:“不知高統領是自己主觀臆測,還是有了什么證據,能夠證明本王犯下圖謀不軌、戕害兄長的大罪?”
御林軍首領神色一僵。
劉堯繼續發問:“不知高統領是代表父皇向我做出這番詢問,還是高統領自作主張,給本王冠上這殺身大罪?”
御林軍統領眼看不好直接回應,便開始走胡攪蠻纏那一套。
他繼續拿住劉堯沒有優先去救太子這件事說事:“越王殿下,或許臣的用詞不太恰當,但臣也是擔心太子殿下的緣故。”
“請您不要顧左而他,并為臣解惑,您為何放著太子殿下身陷危險而不顧?!如此本末倒置,究竟是什么居心?”
在他說話期間,劉堯繼續指揮疏散。
直到越來越多的人撤離,劉堯才開口應他:
“高統領,本王所轄只有一個小小的巡城御史司,你直屬于父皇,自然本王也就沒有什么立場問你,為何姍姍來遲。”
“更沒有什么資格讓你給出一個解釋,為何有空在本王這里耽擱,也沒空去執行你的職責。”
“你是什么居心,究竟有什么理由,相信到時候你自會給父皇一個合理的交代。”
“既然救皇兄是首要任務,還請高統領不要耽擱,速速去吧,以免到時候皇兄出了什么差池,高統領你擔待不起!”
劉堯把話說到這個份上,高統領非但沒有忌憚,反而變本加厲。
但見他躬身作揖:“還請越王殿下出手相助,隨臣前去救太子殿下!”
劉堯見他這態度,并沒有任何可商量的余地。
上萬御林軍就這么杵著,似乎只要他不動彈,御林軍就不會有任何行動。
雙方就這么僵持著,不僅阻礙民眾疏散,也耽擱救援的時間。
兩相權衡之下,劉堯選擇了妥協:“高統領,本王這就隨你一同去救皇兄,即便是刀山火海,也在所不辭。”
劉堯顧全大局,已經做出讓步和妥協。
然而御林軍統領并未就此善罷甘休。
他看了一眼劉堯帶來的下屬,不容置喙地開口:“越王,臣勢單力薄,還需借助巡城御史司的力量。”
被御林軍統領點到名的人,正在忙著疏散民眾。
此時走開,剛得到控制的場面必定再度陷入混亂,后果不堪設想。
劉堯知曉其中的厲害,正要開口據理力爭,卻在最后的關頭止住。
只因他明白的道理,對方不會不懂。
如此不可理喻,必定是蓄意而為。
高統領是父皇的人,一場莫名其妙的大火,以及被擄去火勢那頭的太子皇兄……
種種跡象來看,都說明了一個他不敢想象,也不敢去想的可能——父皇怕是想要他的命!
既是如此,他再如何抵抗也是徒勞。
于是他點了點頭:“高統領,本王這就安排。”
最后,劉堯喚走所有正在維持秩序的下屬,隨著浩浩蕩蕩的御林軍,往濃煙蔓延的方向前進。
民眾失了指揮,很快又陷入恐慌。
混亂再次開始,越來越多的人像無頭蒼蠅一樣亂竄。
有的往路邊跑,有的爭先恐后涌向前方,還有的被擠得七零八落,和親人下仆分散。
不一會兒,大道附近再次充斥著哭聲、尖叫聲與呼喚聲。
好在恐慌在擴大蔓延之前,白瑜和陸云楓領著一隊人馬前來。
陸云楓身后,是御林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