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青銅禮器,蒼璧、黃琮、青圭等,按方位陳列。
巨大的銅鼎中燃燒著油火,黑煙繚繞。
天壇下方,百官齊聚,按照官位等級整齊地排列著……
靖王扶著南宮太后一來,眾臣立刻俯身。
“太后,祭祀時辰已到,可以開始了……”一名禮部官員上前提醒。
南宮太后點了點頭道:“莫急,陛下身體有些不適,喝完就來就,馬上就到……”
文武百官一聽,神色各異。
不過片刻,劉公公攙扶著夏皇走了出來。
夏皇身穿玄色龍袍,顫顫巍巍地走著,若不是劉公公攙扶,恐怕已經倒下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武百官齊聲跪拜迎接。
四周鐘鼓敲響,鼓聲雷動,高亢的聲音在天壇廣場上回蕩。
劉公公攙扶著夏皇,靖王攙扶著南宮太后,四人一起走上祭壇。
四人身后跟著三公九卿,朝中大員,足足有數百人之多,場面十分壯觀……
登上天壇,禮部的一名老臣開始主持著祭祀儀式。
夏皇接過香燭,親自點燃插入香爐之中。
接著,太后和靖王代表皇室成員繼續上香。
“陛下,請宣讀祭文……”
禮部老臣將一卷寫好的祭文遞給夏皇。
夏皇顫顫巍巍地接過來,緩緩宣讀:
臣以渺躬,荷蒙昊穹眷命,君臨天下。每念神器至重,夙夜兢兢,未敢稍有懈怠。今值祭祀大典之期,虔誠叩拜,以申悃誠……
自踐祚以來,雖殫精竭慮,欲致天下太平,民生熙樂。
…………
夏皇雖然有氣無力,但還是強撐著將祭詞念完。
皇家祭祀大典祭祀的是先帝,是那些為了建立大夏犧牲的將士,這是極為莊嚴之事,每一代皇代都不敢馬虎。
祭詞結束后,樂師們開始奏樂,笙簫笛管緩緩響起,編鐘清脆悅耳,莊嚴肅穆。
接下來,夏皇帶著文武百官對著祭臺行三跪九叩之禮。
整個祭祀過程持續了整整一個時辰。
一個時辰后,祭祀的主要環節全部完成。
這時,南宮太后站出來宣布道:
“陛下龍體抱恙,已經無力社稷,今日祭祀先賢之際,同時傳位新君,也正好讓先賢做個見證,以佑我大夏國祚……”
說著,南宮太后慷慨激昂地說了幾句,然后從寬大的袖袍中取出圣旨。
“趙大人,你禮部的老臣,也是三朝元老,這份傳位詔書就由你來宣讀吧!”
“謝太后,臣之榮耀!”
一個頭發花白的老頭兒走上前,恭敬地接過圣旨,然后轉身面對文武百官。
夏皇嘴角一陣抽搐,用力掙扎了一下,但劉公公稍稍一用力,他根本無法掙脫。
“住手……”
夏皇剛要開口,劉公公閃電般出手一點,封住了夏皇的啞穴,讓他說不出話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靖王率領著文武百官迅速跪拜了下去。
趙大人展開圣旨,宣讀道:
朕以眇身,荷祖宗之鴻庥,承神器之重,君臨天下,兢兢業業,未敢有怠。
然,歲月如流,朕已漸覺精力不逮。
靖王弟仁孝恭謹,溫良寬厚,自幼飽讀經史,深諳治國之道。其性純善,心懷蒼生,每見百姓疾苦……
朕為祖宗基業,為天下臣民,決定今日傳位于……
靖王跪在地上,激動不已。
“且慢……”
突然傳來一聲怒斥,打斷了趙大人的聲音。
眾人尋聲望去,只見一隊人馬從不遠處的大殿里走了出來。
為首的不是別人,正是長公主夏傾月。
老太君和小侯爺一左一右地跟在夏傾月身邊。
后面是福伯、韓云峰、青蟬、紅蓮,以及一百多名梟衛……
整個侯府,幾乎全來了。
夏傾月帶著眾人迅速登上了天壇。
此時文武百官跪在地上,四周的禁軍也都跪在地上,加上祭祀儀式尚未完全結束,他們突然出現,打了南宮太后一個措手不及。
此時想阻攔,已經晚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