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若薇得知吳承安明白自己的心意后,心中那塊大石終于落地。
她感覺整個人都輕快了許多,仿佛踩在云端一般。
陽光似乎比往日更加明媚,連空氣中都飄散著甜絲絲的味道。
一整天,她都興致勃勃地帶著吳家人在城里游玩。
從城東的綢緞莊到城西的點心鋪,從城南的戲園子到城北的古玩街,她如數家珍地介紹著每一處景致。
吳二河和李氏從未見過如此繁華的街市,眼睛都看直了。
吳小荷緊緊攥著韓若薇的衣角,小臉上寫滿了崇拜。
“韓姐姐,這個簪子好漂亮啊!”吳小荷站在一個首飾攤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那支雕著梅花的銀簪。
韓若薇蹲下身,溫柔地將簪子別在小女孩的發髻上:“小荷眼光真好,這簪子配你正合適。”
說著便掏出荷包付了錢,任憑李氏如何推辭都不肯收回。
午飯選在了城中最好的酒樓“天香樓”。
韓若薇點了一桌子的招牌菜:水晶肴肉、清蒸鱸魚、蟹粉獅子頭,每一道都讓吳家人驚嘆不已。
吳承樂狼吞虎咽地吃著,含糊不清地說:“韓姐姐,這比我們過年吃的還好!”
“慢點吃,別噎著。”
韓若薇笑著給他倒了杯酸梅湯,轉頭看向吳承安時,發現他正含笑望著自己,眼中滿是柔情。
她頓時紅了臉,急忙低頭扒飯,卻掩不住嘴角的笑意。
下午,他們去了城郊的桃林。
時值暮春,桃花開得正艷,粉紅的花瓣隨風飄舞,落英繽紛。
韓若薇拉著吳小荷在花雨中轉圈,裙裾飛揚,笑聲清脆如鈴。
吳承安站在一旁看著,只覺得眼前這幅畫面美得讓人心醉。
傍晚回府時,眾人都累壞了。
吳小荷趴在父親背上睡得香甜,吳承樂也哈欠連天。
用過晚膳后,大家早早回房休息。
韓若薇臨走前,特意拽了拽吳承安的衣袖:“后天去報名,我要跟你一起去。“
吳承安點點頭,看著她離去的背影,心中滿是暖意。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就到了報名這天。
府衙門口人山人海,前來報文舉的學子排成了長龍。
有人捧著書卷念念有詞,有人緊張地整理衣冠,還有人三五成群討論著考題。空氣中彌漫著緊張與期待的氣息。
吳承安和韓若薇穿過擁擠的人群,徑直來到武備司。
與府衙大門的喧囂相比,這里顯得格外冷清,只有三三兩兩的武人前來報名。
“看來重文輕武之風愈演愈烈了。”吳承安環顧四周,不禁感慨。
偌大的武備司門前,前來報名的不過十余人。
韓若薇撇撇嘴:“那些書生手無縛雞之力,真要打起仗來,還得靠你們這些習武之人。”
正說著,一名身著皂衣的衙役快步迎了上來。
這人約莫三十出頭,身材精瘦,臉上堆滿笑容:“韓小姐今日怎么有空來府衙?有什么事您吩咐一聲就是。”
作為遼西府總兵的掌上明珠,韓若薇在城內可謂無人不知。
她性格豪爽,經常女扮男裝出入軍營,與將士們比武切磋,在軍中頗有威望。
這府衙,她自然也是來過許多次的。
“我陪師弟來報名。”
韓若薇指了指身旁的吳承安,驕傲地揚起下巴:“這次我師弟可是要拿案首的!”
那衙役眼睛一亮,上下打量著吳承安:“原來這位就是韓總兵的高徒,久仰久仰!不知可有帶好文書?”
吳承安微微頷首,從懷中取出一個藍布包裹,小心翼翼地展開,取出里面的文書雙手遞上:
“請過目。”
衙役接過文書,仔細查驗。
戶籍、縣試成績、清河縣的推薦信,一應俱全。
當看到“清河縣縣試案首”幾個字時,他不禁贊嘆:“想不到吳公子竟是縣試案首,果然是名師出高徒啊!”
他引著二人來到案幾前,取出筆墨紙硯,一邊填寫一邊介紹:
“武舉府試與縣試有些區別,共分三項:騎射、馬術和臂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