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臘月,洛陽城籠罩在一片肅殺的寒意中。
雖未飄雪,但刺骨的北風呼嘯而過,卷起街角的枯葉,拍打在韓府朱紅色的大門上,發出“啪啪”的聲響。
正午時分,韓府寬敞的客廳內卻暖意融融。
四角擺放的銅制炭盆里,上好的銀絲炭無聲燃燒,散發出陣陣暖意。
廳內陳設典雅,正中懸掛著一幅“松鶴延年”圖,兩側是韓成練親筆所書的對聯:
“忠孝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何高軒端坐主位,這位平日里不茍笑的御史大夫今日難得地面帶笑意。
他身著深紫色錦袍,腰間玉帶上的和田玉佩隨著他的動作輕輕晃動。
在他右手邊坐著女兒韓夫人,一襲湖藍色繡金線襖裙,發髻上的金步搖隨著她夾菜的動作微微顫動。
左手邊則是外孫女韓若薇,發間一支碧玉簪襯得她肌膚如雪。
吳承安坐在韓若薇身側,身著靛青色長衫,腰間系著一條素色腰帶,顯得格外精神。
他時不時為韓若薇布菜,兩人目光交匯時,韓若薇臉上總會浮現一抹紅暈。
下首依次坐著王夫人、吳二河和吳母李氏。
王夫人今日特意梳了個高髻,插著幾支銀簪,顯得端莊大方。
吳二河穿著嶄新的褐色棉袍,臉上帶著憨厚的笑容,李氏則是一身素凈的灰色襖裙,時不時用慈愛的目光看向兒子吳承安。
再往下是趙溫書和蔣文昊。趙溫書一襲月白色長衫,腰間掛著一枚羊脂玉佩,舉手投足間盡顯世家公子風范。
蔣文昊則穿著墨綠色勁裝,雖是文人,也不改其父的風采。
另一桌上,王宏發正繪聲繪色地給馬子晉、謝紹元等人講述著清河縣的趣事。
他粗獷的笑聲不時傳來:“你們是不知道,那年冬天,安哥兒帶著我們去打獵……”
吳三河坐在孩子們中間,時不時給這個夾塊肉,給那個盛碗湯,臉上始終掛著和藹的笑容。
桌上擺滿了各色佳肴:清蒸鱸魚、紅燒獅子頭、八寶鴨、蜜汁火腿……丫鬟們穿梭其間,不斷添酒布菜。
酒過三巡,何高軒放下手中的象牙筷子,輕咳一聲,廳內頓時安靜下來。
“老夫見你們這里住下不少人,平日里開銷也不小。”
何高軒捋著花白的胡須,目光在眾人臉上掃過:“這樣吧,老夫在城東那邊還有一座三層小樓,就先當做是承安你和若兒的禮物送給你們。”
吳承安聞一驚,連忙起身拱手:“何大人,這如何使得。”
何高軒擺擺手打斷他:“你先不要拒絕,聽老夫說完。”
他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繼續道:“你們這么多人,不可能一直無所事事吧?那棟樓給你打理,你們隨便做些生意,屆時給老夫兩成利潤即可。”
廳內眾人聞都露出驚訝之色。
城東可是洛陽最繁華的地段,一座三層小樓價值不菲。
吳承安陷入沉思,他明白何高軒的用意——這是要借何家的名頭為他鋪路。
在洛陽城做生意,沒有靠山寸步難行。
況且父親、三叔一大家子總不能一直寄居韓府。
韓夫人見他不語,溫聲勸道:“安兒,你莫要多想,爹這樣做也是為你好。”
她轉向何高軒,眼中滿是感激:“爹一直記掛著若兒的婚事呢。”
韓若薇也輕扯吳承安的衣袖,小聲道:“師弟,你就答應吧,外公說了,那樓臨著洛河,風景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