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失太祖神槍,幽州防線崩潰……”
“亡國之危……”
這些冰冷的字眼,如同夢魘般在大殿中回蕩,縈繞在每一位官員的心頭,帶來刺骨的寒意。
支持吳承安的一方,雖然堅信其能力,但面對如此沉重的后果和太師一黨咄咄逼人的質問,一時之間也難以拿出絕對有力的保證來反駁,氣勢不由得弱了幾分。
而龍椅之上的皇帝趙真,此刻內心更是陷入了巨大的掙扎和猶豫之中。
他本能地排斥、甚至厭惡李崇義那套割地賠款、屈膝求和的論調,這觸及了他作為帝王的底線和尊嚴。
他內心深處是渴望強硬回擊,渴望復仇,渴望看到吳承安能像一柄尖刀般插入幽州,挽回敗局,證明他的眼光沒有錯!
但是……李崇義的話,像是一根根毒刺,精準地扎在了他最為擔憂的地方。
吳承安,畢竟太年輕了。雖然他武藝高強,膽識過人,但獨自統領大軍、應對如此復雜的危局,這確實是他從未有過的經歷。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并非單憑個人勇武就能決定一切。
萬一……萬一真的如太師所,吳承安也遭遇慘敗,甚至釀成更大的災難,那后果,確實是他難以承受的。
一邊是尊嚴和渴望,一邊是現實和巨大的風險。
兩種念頭在趙真腦中激烈交鋒,讓他難以決斷。
他的目光再次變得游移不定,眉頭緊緊鎖在一起,手指無意識地用力掐著龍椅的扶手。
最終,他那尋求答案的目光,再一次投向了那群一直保持沉默、試圖超然物外的人群
以光祿大夫趙愈為首的清流中立派。
或許,在這僵持不下的時候,這些“不偏不倚”的人,能給出一個相對客觀、打破僵局的建議?
趙真深吸一口氣,壓住心中的煩躁,目光鎖定趙愈,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和期待,開口問道:
“趙愛卿,你素來公允,不涉黨爭。”
“對于太師之議,與唐愛卿等人之見,你有何看法?朕,想聽聽你的意見。”
瞬間,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趙愈身上。
太師李崇義眼神微瞇,何高軒、唐盡忠等人則屏息凝神,都希望這位清流領袖能傾向于自己這一邊。
趙愈心中暗暗叫苦,皇帝這是又把燙手的山芋丟給了自己。
他緩緩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走到殿中,對著皇帝躬身行禮,臉上依舊是那副波瀾不驚、沉穩睿智的模樣。
他沉吟了片刻,仿佛在仔細斟酌措辭,然后才用他那溫和而清晰的嗓音,開始了他的“經典”表演。
“陛下垂詢,老臣不敢不答。”
他先定了調子,然后開始了左右逢源、兩邊不得罪的論述。
事情鬧到這個地步,他就算不想站出來說話都不行。
被皇帝點名,他只能站出來表態!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