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vs50是什么概念?
如果是少林十八銅人,勝局從一開始就注定。可惜自己一方有十四個虛弱的女人,剩下的段曉棠看一圈,貌似最能打的是自己。
若只顧自己脫身,自然沒有問題,帶上十來個拖油瓶就要仔細思量。
囚禁人質的地方遠離人群,幾個看守沒能成功將人質越獄的消息傳出去。
段曉棠將人帶到一個安全地方,留下木棒長矛,帶著何金出去探情況。
過一會兩人回來,段曉棠一臉迷惑。
杜喬連忙問:“外面情況如何?”
段曉棠考慮片刻道:“寨子里只有二十多個人,少了一半多。”他們這邊女人居多,考慮這些女人不是脆皮大學生,單以體能論反而兩個小伙伴吃虧。
杜喬沒有質疑段曉棠的觀察,“其他人應該下山做生意了。”土匪除了打劫還能做什么生意,難怪無論男女都綁起來。
18vs50和18vs25完全是兩個概念,一個以卵擊石毫無勝算,一個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段曉棠:“如果沖出去遇上回程的土匪怎么辦,有其他路嗎?”山寨的問題不再考慮,難在沖出去后的事。
祝三郎:“只有一條小路。”這么多人難掩藏行跡。
杜喬慎重道:“土匪在山下打劫必有損傷,我們居高臨下,勝算更大。”前提是山寨中不要損兵折將。
段曉棠靜靜地聽完思考后道:“嗯,先把寨子里的解決,做兩手準備。”
山寨按照村落形式建造,散居方便各個擊破。眾人從藏身處出來,按照段曉棠的指點,找到三個土匪一陣亂棍過去。強壯些的負責打,體弱的負責拿繩子捆人。
真正能算戰斗力的只有段曉棠和三個男人,何金身上有傷卻表現勇猛,另兩位稱不上文弱但也好不到哪去。
一路上以多勝少解決的幾個,都是面黃肌瘦不甚強壯,現代社會難以見到如此瘦弱的人,減肥也減不出這樣逼真的效果。
段曉棠將人帶到一處矮墻邊,招來祝三郎,“你是本地人,路熟嗎?”
祝三郎答道:“山路都是走熟的,這里在我家和外祖家中間。”
聽到回答,段曉棠果斷道:“好,我送你出去,待會把人引走,你下山去找人救我們。”土匪都是本地人,外人的求救誰會搭理。
祝明月聽到段曉棠的話,只送一個人出去,擰眉問道:“不一起走嗎?”偷跑比留在山寨里安全性大。
段曉棠解釋:“山路難行,人多容易暴露。不把寨子里的人解決,前狼后虎跑不遠。”
祝三郎一是找援兵,二是替他們找接引之人。
祝三郎想帶著妹妹一起走,“我小妹……”
段曉棠低聲道:“只要我活著,她就不會有事,所以你要快點。”說罷單腿蹲在矮墻邊,雙手交握,擺好架勢,示意對方踩上去。
杜喬上前說道:“吾名杜喬,乃濟州舉進士,此去長安是要做官的,若救助我等,日后必有厚報。”
祝三郎不解,“你之前也說了,那些土匪不信。”
杜喬頗為平靜,“土匪不信,可要做良民的必須得信。”背后透著森冷。
沒工夫磨蹭,段曉棠立刻喊一聲:“上來。”雙手托舉將祝三郎送上墻頭。“你放心地去吧。”
意識到最后一句不大吉利,段曉棠立刻改口,“你下山尋援兵,我一定堅持到你回來。”
祝三郎哆哆嗦嗦從墻上摔出去,想著被段曉棠拉在身邊做人質的妹妹,心一橫頭也不回的跑下山。
祝明月問道:“接下來怎么辦?”身家性命交托到陌生人手上,不能做聾子瞎子。
杜喬一旁暗自皺眉,亂中最忌彼此防備令出多門。之前想錯了,三人并非一伙,只是機緣巧合一起被撿上山。
段曉棠彎腰系鞋帶,“我們跑了這么久,解決了七個男人,排除女人老人和小孩,剩下的不多了。”人數大致持平,只是不知戰斗力如何。
看向其他人,“哪些體力跟不上的,跑不動的,站出來說一聲。”
這些女人瞧著瘦弱,但做慣粗活,只是長期監禁受折磨精神不濟。
沒人說話,段曉棠掃視一圈,看著一個臉色青白的女人。
女人顫抖地說:“我沒事,只是肚子有些疼,別丟下我,求求你!”說著便跪下磕頭,旁邊的小個子女人跟著跪下,生怕段曉棠將人扔下。
“不會丟下你的,只是還要辛苦一段路。”段曉棠接著向其他人說道:“重申兩點,第一不要隨意出聲,第二跟緊大部隊。服從命令聽指揮,不拋棄不放棄,大家齊齊整整回家。”
很明顯面前的一群人對某些術語不理解,愣愣地聽著,至少最后一句是明白的。
老鄉給面子,一個回答“yes,sir。”一個比了個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