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礙于寺廟清規,杜喬特地將幾個關系好的學子叫到寺外分食。
“嗯。”杜喬想到上次拿回去的食盒這次忘了帶回來。
段曉棠正在備菜,見祝明月進來,“剛剛是誰?”
“杜喬,過來打個招呼。通知婉婉大慈恩寺有義診。”祝明月面無表情地說道。
段曉棠停下切菜的手,遲疑道:“你說,他這次能考上么?”
“很懸,”祝明月分析道:“只現在科考開卷,他上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舉一個通俗的例子,“只要其他考生考卷上寫的標題是“我的國公爸爸”,哪怕是一團狗屎,也比他上榜的可能性高。”
段曉棠不懂佶屈聱牙的古文,但“我的國公爸爸”放之四海而皆準,只看公平性到了何種程度。
“現在還在到處投卷,顯然沒有找到意中的伯樂。”沒人舉薦,中舉難上加難。
以祝明月對早期科舉的了解,屈原賈誼復生來也要做好至少三次才能上岸的準備。
孫山之外,不一定是無才,更可能是無緣。
祝明月費心指點的便宜岳父之道,照杜喬現在的模樣顯然是不打算走的,不得不叫人高看一眼。
畢竟國情如此,一個男人如果打定主意吃軟飯,其他方面的下限自然會跟著下降些。
待林婉婉回來,聽到杜喬傳來的消息,選擇只有一個――當然去了。
閑著也是閑著。
站在廚房門口喊:“曉棠,家里有沒有帶皮的豬肉。”
段曉棠看著她手上拿著的布包,猜到做什么,“柜子里有,不過縫線的部分你吃。”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