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照剛想反駁當燕云鐵騎是死的么,頓時反應過來,話不能說的太滿。
李君璞病中憂思,將段曉棠是話反復思索,果真如此。
高句麗不只是為了炫耀武功開疆擴土,它是非打不可。
孫安世見段曉棠地理輿圖說的一絲不差,論戰亦是頭頭是道。忍不住生出招攬之心,“段郎君不如借著此次東征高句麗從軍,與仲行同列。”
“多謝好意,”別說大吳沒有女人從軍的規矩,就是有段曉棠也不敢有興趣。“但我怕死,算了吧!”
李君璞、秦景:真是一點也不意外。
這個理由真是格外標新立異,格外真實。
現在屋里除了林婉婉都是將門種子,孫安世敢發誓,如果自己在老爹面前說出“我怕死”三個字,只有一個結果,當場被逐出家門。
“段郎君,開玩笑呢!”
“沒開玩笑,”段曉棠神情嚴肅,“沒有人比我更懂戰爭的殘酷。”
高句麗國雖小兵雖弱,好歹立國數百年。興兵東征,兵員物資從何而來?
北有突厥虎視眈眈,長城邊軍不能輕動。現在能用的就是中央和地方駐軍。
盧照家世居遼東,與高句麗比鄰,參與其中是應有之義。孫安世家在江南,路遠迢迢,不可能從江南調兵,更可能是調將。
燕國公榮國公平級,除非朝廷再調一個宿老過去,壓下他們二人,否則絕無可能共事。
令出多門,行軍大忌。
所以榮國公去應該是調任齊地,與高句麗隔海相望。
李君璞發覺段曉棠陡然不語,“在想什么?”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