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明對三司的人翹首以盼,也抵不過吳越在城外有地利之便。
段曉棠和莊旭昨日已經將營地布置好,將二三營的位置留出來安營扎寨。
隊伍一到,段曉棠帶人過去安頓。熱湯熱食早已準備好,疾馳而來,想必輜重沒帶多少。
寧巖:“輜重后續送來。”
段曉棠輕輕點頭,“嗯。”
周邊只有小片匪患,后續兩千人的輜重送來,殺雞焉用牛刀。
難道吳嶺有其他安排?
吳越先見寧巖,不論親疏遠近,態度總要拿出來。他的根基在南衙,在右武衛。
問過一路經歷,道一句辛苦,好生撫慰一番,方才讓人下去。
三司之人事情只知道大概,華陰藏有私兵,有人預備謀反,但具體情況皇帝只讓他們和吳越交接。
豈料吳越第一句話,就把他們鎮住了,“私兵首領服毒自殺,所有的證據都被銷毀。”
看起來似乎是一樁無頭公案。
龐謙止住嘴角抽動,“全部銷毀了!”
吳越顯得有些尷尬,“為震懾谷內私兵,舉的是父王的王旗。”
龐謙無話可說,造反的人遇上河間王,哪有好果子吃。知道難以逃出生天,一不做二不休,銷毀所有證據,行事倒是干脆。
若知道對面是吳越,兵員人數相差不大,說不定還會搏一搏。
難怪皇帝只讓他們同吳越交接,交接個鬼,這是要重頭現查。
護衛將一疊紙張放在三司三位官員面前。
吳越:“首領劉三郎行事謹慎,與人接頭從來不露馬腳。但私兵不事生產,衣食日用全部仰仗外來。”
“外人不能進山谷,大宗貨品只能從外轉運。這些是從俘虜的私兵口中審問出的,歷年谷內糧食、布料、藥材……來源的田莊鋪子。”
最直接的證據被銷毀,功勞少了一半。吳越“將功補過”的思路倒是沒錯。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