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止住閑聊,讓工人一個個進來領工錢。
程珍玉惴惴不安的進門,叫她的是何春梅。
何春梅:“上個月剛上工,扣除食宿,拿九十文。”
蹲在錢筐旁的祝三聽見話音,取一小吊錢拆開繩結,數出十文再系上,放到桌上。
祝三:“數一數。”離桌不認。
程珍玉小心拿起自己平生第一筆工錢,快速而認真地數一遍,沒錯。
何春梅將工資本放到程珍玉面前,“會寫字就簽名,不會寫按手印。”
看見眼前的筆墨紙硯,程珍玉恍然明白,為何發工錢這樣的大事,曾秋娘和王還兩個管事沒參與進來,因為他們不識字。
程珍玉掃一眼簿冊,看見許多同事的工錢,毛衣工果然靠手藝吃飯。
程珍玉提筆在一片紅手印中簽上自己的名字。
何春梅唇角微微挑起,記得剛入作坊詢問時,程珍玉這批人都說不識字。
能認會字能數數的女子,可不多見。
何春梅并不多問,手指著旁邊幾個竹簽桶,“豆渣要嗎?”
豆渣算員工福利,五谷豆坊以外的工人,每個月只有五十斤。
程珍玉吃住都在作坊,拿豆渣無用,但她名下的額度早被鄧秀娟預定。
作為回報鄧秀娟給她三文錢,據說是市場價。
三個簽桶里的竹簽簽頭被染成紅、藍、黑三色,分別代表五十、三十、二十。
程珍玉:“一個二十、一個三十。”
何春梅遞給她一根藍簽一根黑簽,“拿去五谷豆坊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