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潛寫的東西,段曉棠閱讀可能會有一點障礙,但對祝明月白秀然而全無問題,反而更能體會字里行間的韻味。
《三國演義》原本開頭內容,祝明月已經記不清,她更熟悉的是影視劇橋段。
無法將潘版和原版一一對應,但潘潛有一點做的很好,沒有假托任何動物志怪暗示天命。
看得出來潘潛有自己的想法,但剛起了頭,草蛇灰線只稍見端倪。
段曉棠有一點真是看的準,能寫墓志銘哄死人的,哄個把活人不成問題。
《三國演義》的故事對白秀然而陌生不已,不似祝明月只要解構其中主要內容即可。
祝明月將文章放到白秀然手里,轉而和潘潛商量起來。
潘潛此來長安是為仕途,段曉棠雖是南衙校尉,但文武殊途,又不收幕僚門客。
二人之間談前程都是虛的,只能談利益。
祝明月:“潘郎君,近來可忙碌?”
潘潛:“閑人一個。”
祝明月:“不如白日來家中寫稿,日暮歸家。”放在眼皮子底下,趕稿才有效率。
潘潛盯著他的傷腿看,他可還傷著呢。
祝明月繼續道:“潘郎君按照大綱繼續往下寫,保持現有的水準,每個章回兩貫錢。”
潘潛的眼睛陡然亮起來,一個章回兩貫,一個月若是筆耕不綴,少說幾十貫。
天上真有這般掉餡餅的好事?
潘潛轉念一想,祝明月段曉棠沒必要圖謀自己。
所以單純看上自己的才華。
人性在哪里,人性的光輝灑滿祝明月背后。
以目前給出的三國大綱,少說數百章回。單價雖比不上寫墓志銘,字數也多些,勝在長久穩定,不需華麗的辭藻,還隱隱有指點江山睥睨天下的痛快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