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河北各地雖未到饑荒程度,但市面上的物價開始出現不正常的波動上漲。
“米價又漲了!這還讓不讓人活了!”“聽說是因為新政擾亂了市場,商人們都不敢做生意了!”
新的流伴隨著物價上漲而滋生。
百姓的生活壓力切實增加,不滿情緒開始積累。
孫伏伽和程處默雖然全力調撥官倉平抑物價,打擊囤積居奇,但對手隱藏在暗處,操控市場,使得他們的應對顯得被動而吃力。
消息傳回長安,彈劾孫伏伽“治國無方”、“與民爭利”、“致物價騰踴,民怨沸騰”的奏章果然再次多了起來。甚至連一些原本中立的官員,也開始對河北新政的效果產生懷疑。
這一次,李世民沒有再沉默。
早朝之上,當又有御史辭激烈地彈劾孫伏伽時,李世民緩緩開口,聲音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河北之事,朕已知之。孫伏伽、程處默前有查案之功,后有安民之責。地方有宵小作祟,市場有好商興風作浪,此非一日之寒,亦非二人一時可靖。”
他話鋒一轉,目光掃過那些彈劾的官員:“然,新政攸關國本,不可因噎廢食。傳朕旨意:
加派戶部侍郎一名,精于錢谷之事者,赴河北協助孫伏伽平抑物價,理順市場。
另,著令周邊各道,調配部分物資入河北,以穩民心。”
這道旨意,依舊平衡。他既沒有否定孫伏伽,承認了河北問題的復雜性,又派去了戶部官員,看似是去“協助”,實則也帶有一定的監督和分權意味。
同時,從周邊調糧,既是實際支持,也暗示了對河北本地官僚和商界的不信任。
圣旨下達,魏王李泰心中一沉。
父皇沒有召回孫伏伽,反而給予了實質性的支持,這絕非他想要的結果。
他意識到,僅僅靠制造經濟混亂和輿論壓力,似乎還不足以扳倒孫伏伽這根釘子。
而東宮方面,李承乾則稍稍松了口氣。
李世民終究還是站在了新政一邊,雖然派去了戶部官員略顯微妙,但總體方向是支持的。
他立刻指示東宮屬官,全力配合戶部侍郎的調糧事宜,并再次密信孫伏伽,囑其抓住機會,與戶部官員精誠合作,盡快穩定河北局勢,做出成績,以堵悠悠眾口。
然而,無論是李世民看似平衡的決策,還是李承乾的殷切期望,都無法完全化解河北地下的暗流。
那個被魏王幕僚提及的“通過幾層關系找來的江湖亡命之徒”,并未因第一次騷亂失敗而罷手。
他們如同潛伏在陰影中的毒蛇,接受了新的指令:不再制造大規模混亂,而是針對新政的具體執行環節和關鍵人物,進行精準的破壞和恐嚇。
幾天后,一名正在鄉下主持清丈田畝的州府小吏,被人發現暴尸荒野,身上財物盡失!
…………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