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調整了一下犁評,輕喝一聲,耕牛邁步。
只見那曲轅犁輕巧地切入土中,在李承乾并不十分費力的操控下,平穩而高效地向前推進,翻起的泥浪均勻深厚。
更令人稱奇的是,到了地頭,李承乾輕輕一扳犁梢,曲轅靈活的優越性展現無疑,耕牛和犁幾乎是在原地就完成了轉身,迅速開始了下一趟的耕作!
效率遠比需要大聲吆喝、費力調轉長直轅犁高出數倍!
“三推”之禮完成,速度卻快了許多,而且明顯看到太子氣息平穩,遠不如使用舊犁時那般費力!
“妙哉!此真神技也!”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臣忍不住激動地高喊出聲!
頓時,田埂周圍爆發出雷鳴般的驚嘆和歡呼!那些世代耕作的農人們看得最明白,這小小的改動,意味著節省多少人力畜力,增加多少耕作效率!
李世民龍顏大悅,快步走到田邊,仔細撫摸著那架還沾著泥土的曲轅犁,連連稱贊:“好!好一個曲轅犁!太子深謀遠慮,于國于民,功莫大焉!”
司農卿立刻上前叩首:“陛下!太子殿下!此犁若推廣天下,必使我大唐墾田效率倍增,糧產大增,實乃社稷神器啊!”
崔仁師、盧承慶等人此刻面色復雜。他們萬萬沒想到,太子竟能從農具入手,拿出如此實實在在的利國利民之功績。
此物一出,太子在民間和朝堂的聲望必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他們先前試圖用“銳意革新恐生擾攘”來質疑新政的論點,在此等惠及萬民的“實績”面前,顯得愈發蒼白無力。
太子不僅懂得破舊,更善于立新!
李承乾站在田壟上,微微喘息,看著沸騰的人群和父親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這把曲轅犁,不僅僅是一件新農具,更是他推行新政、鞏固地位的又一利器。
它比任何語都更有力地證明了他李承乾,并非只會翻舊賬、動利益,更是能帶來真正進步和實惠的儲君!
“傳朕旨意!”李世民洪亮的聲音響起,“將此曲轅犁圖譜交由將作監及各地官坊,全力趕制,盡快推廣天下!
今歲春耕,凡采用新犁者,官府給予補貼!太子獻犁有功,重賞!”
李世民旨意一下,立刻有官員上前,將早已謄抄好的數十份曲轅犁詳細圖譜分發給司農寺、將作監以及各州府在京的朝集使。
圖譜繪制精細,尺寸、結構、組裝方式一目了然,可見籌備之周全。
接下來,便是更為隆重的三公九卿推耕之禮。按照禮制,在皇帝親耕之后,三公九卿等重臣也需依次下田,扶犁推行,以示朝廷上下對農事的重視。
然而,今日這儀式卻因太子的新犁而略有不同。李世民興致極高,點名讓一眾世家官員以及房玄齡、長孫無忌等——親自體驗一下這曲轅犁。
內侍和司農寺官員連忙將另外幾架提前打造好的曲轅犁抬上來。
房玄齡、長孫無忌等扶犁一試,皆是嘖嘖稱奇,由衷贊嘆。
他們多是經歷過亂世、深知民生艱難之人,立刻明白此物蘊含的巨大價值。
輪到崔仁師、盧承慶時,眾目睽睽之下,皇帝旨意難違,二人只得硬著頭皮上前。
他們平日里養尊處優,何曾親自扶過犁?
但此刻也只能模仿著李承乾的動作,一試之下,雖動作笨拙,卻也真切感受到了曲轅犁相較于傳統直轅犁的省力和靈便。
這種切身體驗帶來的沖擊,比任何語都更強烈,讓他們心中那份因立場而生的抵觸,在事實面前也不得不暫時壓下,勉強擠出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