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找到了你二姐,將你二姐接走享福去了,你放心吧兄弟,你這個外甥對你二姐好的很啊,好的你就想不到。
現在把你二姐打扮的,年輕二十歲都不止。”
棗花嫂子原本跟張蘭關系就不錯,幾天前又受了張蘭的恩惠,哪有不夸的道理?再說了,她只是夸,是真心實意的夸,沒有一點吹噓。
“嫂子,你說我二姐現在在哪個鄉?”
“雙河鄉,我很肯定,那是你大姐夫的老家。現在你外甥就在雙河當一把手。
對了,你外甥叫張華,非常有名的張華鄉長就是他。
在塔溝,誰要敢說張華鄉長不好,說不定還挨頓打呢。”
“什么?張華鄉長?張華鄉長是我大姐的兒子?”
這個消息如同一道驚雷,在劉會軍的腦海中炸響。
張華鄉長的名字,對于他來說并不陌生。
一年前,張華鄉長的先進事跡傳遍了整個農村和基層干部群體,成為大家學習的楷模。
特別是基層黨組織,曾經連續數月深入學習張華鄉長心系百姓、全心全意為老百姓謀福祉的崇高精神。
劉會軍頭腦靈活,頗具商業頭腦,是他們那個貧困村莊中率先致富的一批人。
正因為如此,村里為了樹立榜樣,將他吸納為預備黨員,引導他向組織靠攏。
在此過程中,他自然少不了對張華的模范先進事跡進行學習和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