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節到了大暑,正是三伏天,一年之中最炎熱的季節。
烏云散去,太陽露出頭來炙烤著大地,到處的積水都在蒸發,濕熱的讓人喘不上氣來。
不要說穿著甲胄行軍,就算光著膀子在樹蔭下乘涼,也會出一身汗水。
為了避免麾下的將士中伏,郭子儀命令隊伍晝伏夜行。
白天尋找樹林扎營,晚上再打著火把行軍。
兩天之后,這支人馬在跋涉了四十多天之后終于兵臨濟南城下,與杜希望率領的四萬人馬成功會師。
杜希望自從去年臘月率軍離開洛陽,順著黃河一路向東掃蕩,連下汴州、滑州、濮州、鄆州、濟州等地,一路勢如破竹,用了兩個月進入了濟南郡境內。
但就在距離濟南城一百多里的平陰縣,遭到了阿史那承慶的阻擊,耽誤了五六天的功夫。
就在這五六天之內,燕軍大將蔡希德率領三萬人馬自滄州南下,渡過黃河進入了濟南,據城死守。
阿史那烏蘇得知蔡希德進駐濟南,便主動引兵撤離平陰,放杜希望的人馬過境。
看到杜希望只有五萬人馬,蔡希德也不害怕,率領三萬燕軍出城與之決戰。
雙方連戰三場,蔡希德均告敗北,折損了五千多人。
自知打不過杜希望,蔡希德便收兵進入濟南城,閉門死守。
杜希望隨后率領五萬大軍把濟南城團團包圍,準備圍城攻打。
就在這時候,阿史那承慶率領的人馬幽靈一般出現在唐軍后方,向杜希望軍發起偷襲,讓唐軍無法全力攻城。
杜希望沒辦法,只好分出兩萬人馬來追擊阿史那承慶,這時候蔡希德又率領隊伍從濟南城內殺出,前后夾攻。
就這樣被二人來回拉鋸,杜希望軍苦苦鏖戰兩個月沒有占到便宜,還陸續陣亡了四五千人。
就在阿史那承慶洋洋得意之時,卻不料被李晟從睢陽境內奔波四百里偷襲,導致全軍覆沒,僅以身免。
李晟的奇襲為杜希望解除了后顧之憂,他又向太原的王維借了五千兵馬補充兵力,再次圍住濟南城攻打。
雙方鏖戰了一個多月,唐軍又在城下搭上了三千多條人命,依舊沒有破城的跡象。
就在杜希望一籌莫展的時候,終于等來了援兵。
得知郭子儀率部抵達,杜希望親自率領麾下將校出營迎接,熱情寒暄。
“郭節帥一路辛苦了!”
杜希望牽著郭子儀的手掌感慨不已,“聽說郭節帥從安西萬里迢迢回到長安,僅在家中待了一夜,便提兵出征。
此乃受杜希望所累,心中甚感惶恐,特備薄酒為郭兄接風洗塵,聊表愧意!”
“哈哈……”
郭子儀撫須大笑,“保家衛國乃是軍人天職,國難未平,郭子儀豈敢在家中貽誤戰事。況且攻城本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杜帥不必妄自菲薄!”
杜希望悄悄打量郭子儀身后的人馬,感覺也沒有三萬的規模,充其量最多也就一萬五六千人,心中暗自琢磨難道是兵部在文書上對人數進行了夸大?
杜希望也不便當面詢問,只能按捺著心中的疑問,與郭子儀一起進入大營,前往帥帳赴宴。
一杯酒下肚之后,郭子儀開門見山的詢問:“城內估計還有多少守軍?”
杜希望道:“濟南郡原有守軍四千,蔡希德率領了三萬人馬來救援,后來又在持續的作戰中損失了一萬左右,預計還有兩萬五千人左右。”
“杜帥麾下僅有不到五萬人馬,不足敵軍兩倍,想要破城自然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