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關翡幫著陳卉和錢芳芳將收拾好的行李搬上車,站在錢芳芳的5系旁邊,錢芳芳沖關翡張開雙臂:“真不跟我們出去散散心?”
關翡淺笑著搖了搖頭:“總會過去的,等我回春城還得到錢姐姐和陳姐姐那蹭飯吃呢。”
“保重。”錢芳芳上前輕輕的抱了抱關翡。
錢芳芳上車之后,陳卉站在副駕駛門前沖關翡笑了笑,擺了擺手就坐上了副駕駛,道別之后,錢芳芳一腳油門,車子慢慢駛了出去。
送走了錢芳芳和陳卉,關翡嘆了口氣,轉身回小院拿起楊鳳留下的筆記本,按照昨天梁以開給的方式,聯系上了一家驃語培訓班。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關翡除了每天到張靈店里面看看新起貨的手鐲之外,就是到驃語補習班去上課,楊鳳的筆記本更像是一本日記,除了記錄一些生活的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記錄了當時楊鳳在礦上陶弄到的原石,從礦區分析到皮殼表現,最后是切開之后的對照,關翡發現筆記本上對應的原石編號跟楊鳳留下遺物中的原石上的編號互相對應,翻看原石的同時對照楊鳳的記錄,腦海中浮現出當年那個青澀的小姑娘每天跟著工人一起到礦區挖掘,晚上帶著一天的收獲回到住處清洗原石皮殼的樣子。
于此同時,關翡對于原石的辨別技巧也有了屬于自己獨到的理解,對于驃語的掌握也是突飛猛進。特別是當鄭粟帶著5個兄弟姐妹前來報到之后,日常交流用語關翡基本上能聽明白個七七八八,只不過關翡開口說出來的驃語發音還不是特別準確。
之前被105碼檢查站扣押的原石第二天也成功運抵姐告,關翡聯系了一輛小貨車將三百多公斤的原石運到張靈店里,卸車的時候著實是費了一番功夫。
為了方便切割這種上百公斤的大料,張靈不惜斥巨資購買了一臺巨型切割機以及一臺小型叉車,在原石成功抵達的第二天就忙著開始切割起來,不過叉車的駕駛員還是關翡從工地上調來的。
之前幾人從瓦城購買的那塊疑似龍肯場口,粗豆種滿色帶飄花的料子,起貨效果意外的好,雖說底粗種嫩,但是起貨之后色陽不灰,整個料子一共取了72條手鐲,作為入門級色料手鐲,深受市場歡迎,幾乎是起貨之后立馬就全部以2600一條的價格全部售罄,當時這個原石的成交價格僅為200萬驃幣,這個國幣不到1萬1,加上運費以及加工費整料成本不超過兩萬,最終賣完之后凈賺16萬,利潤高達恐怖的800%。
還有就是那個373公斤的會卡,切割的時候張靈直接大刀闊斧的從中間連劈兩刀,將整個原石分割成4份,切開之后,以種嫩水長裂多聞名的會卡,居然只發現了一橫一豎兩條大裂,整體無變種,糯化白底的手鐲,切割開之后經過眾人商量,決定發一半原石到粵省那邊交給劉義操作,畢竟沒有什么特色,張靈這邊的人力還得騰出來加工其它料子。當時這個原石是以4500萬驃幣的價格成交的,加上5%的中介費以及600萬的運費,整個料子的成本折合國幣差不多30萬左右,就目前的情況來看,373公斤原石最少能出560條手鐲,而像這種白底糯冰顆粒感比較強的手鐲,批發賣到1000一條壓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