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哥威武!!”鄭粟第一個興奮地吼了出來,眼睛放光地盯著煙塵后若隱若現的金光。其他隊員,包括一向沉穩的吳山、葉炎,臉上也都露出了難以抑制的激動和興奮。這可是實打實的寶藏。
“先別急!”程墨的聲音響起:“先檢查入口結構穩定性和空氣質量,放飛無人機警戒方圓一公里范圍內所有動向。”
“還是默哥想的周到,按照默哥吩咐的做。”關翡點了點頭吩咐道。
葉炎立刻帶人上前,檢查過入口上方的巖石結構,又用便攜式氣體檢測儀伸入門內,檢測空氣質量。
透過濃密的塵埃,手電光束隱約能夠看見內部一尊佛像。
“入口上方結構相對穩固,無明顯松動。內部空氣…含氧量偏低,有微量硫化物和一氧化碳,惰性氣體比例高,建議通風后再大規模進入。無爆炸性氣體。”葉炎快速報告。
“調兩臺強力鼓風機過來。”關翡立刻下令。
濃密的煙塵在強力鼓風機的驅趕下不甘地退散,石室內部的景象如同褪去面紗的神女,逐漸清晰地展現在強光手電的光柱之下。首先撞入眾人眼簾的,并非預想中的金碧輝煌,而是一種令人心神瞬間寧靜下來的莊嚴肅穆。
石室中心矗立著一根粗壯的方形石柱,支撐著礦坑頂部。這根石柱并非簡單的承重結構,而是整個寶藏空間的精神與視覺核心。石柱的四面,各自矗立著一尊栩栩如生、風格古樸莊重的翡翠佛像。
煙塵散去,強光手電的光束首先牢牢鎖定了石室中心那根至關重要的方形石柱。它不僅是物理的支撐,更是整個空間精神與視覺的絕對核心。石柱的四面,不再是浮雕,而是各立體雕刻著一尊材質非凡、栩栩如生的佛像,細節令人嘆為觀止:
正對入口的是一尊釋迦牟尼佛等身立像,通體由白色細糯種翡翠雕琢而成。質地溫潤細膩,如同凝固的羊脂,光澤柔和內斂。
佛祖以標準站姿呈現,面容慈悲安詳,低垂的眼瞼蘊含著對眾生的悲憫,嘴角帶著一絲寧靜超脫的笑意。雕工精湛,衣紋流暢自然。
足踏一個黑褐色柚木雕刻的精美蓮臺。柚木色澤深沉穩重,質地堅硬,蓮瓣雕刻得飽滿立體,與白色糯種翡翠的溫潤形成絕佳對比,更顯佛像的圣潔莊嚴。
石柱左側(面西)是觀世音菩薩立像,同樣由白色細糯種翡翠立體雕刻而成。質地溫潤均勻,光澤柔和。
菩薩面容慈和,體態優美。可能手持凈瓶楊柳,或呈自在坐姿。衣袂飄帶刻畫細膩,充分展現了翡翠的質感和匠人的功力。
石柱右側(面東)則是彌勒佛坐像,同樣由白色細糯種翡翠立體雕刻而成。
彌勒袒胸露腹,笑容可掬,大耳垂肩,生動地展現了“大肚能容,笑口常開”的形象。坐姿放松自在,雕工圓潤飽滿。
石柱背面(面北)是那迦護法與悟道佛
那迦(三頭眼鏡蛇王)由糯冰種油青色翡翠立體雕刻而成。質地更顯通透,顏色呈深沉內斂的油青色,透著一股神秘和威猛。
一條猙獰的三頭眼鏡蛇(那迦)盤繞在石柱背面,蛇身粗壯有力,肌肉賁張,三顆蛇頭高高昂起,蛇信吞吐,眼神凌厲,充滿威懾力。糯冰種的透光性讓蛇身的鱗片在強光下仿佛泛著幽光。
那迦腹部,一尊約半人高的跏趺坐佛陀,位于那迦蛇身盤繞形成的拱衛空間之下。佛陀面容沉靜安詳,雙目微閉,手結禪定印或觸地印,正處于深沉的禪定悟道狀態。其寧靜超脫的神態與上方兇猛的那迦形成極其強烈的靜與動、慈悲與護法威猛的對比。由白色糯化種翡翠立體雕刻而成。質地比細糯種更顯溫潤油糯,光澤柔和如脂。
代表現在、過去與未來的釋迦牟尼、觀音、彌勒均用純凈溫潤的白色細糯種,象征著佛法的清凈無染和普度眾生的柔和力量。
代表護法、降服外道的那迦則用深沉通透的糯冰種油青色,彰顯其威猛力量和守護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