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
蘇夜也收起了兵書,他站起身,朝著北方望去,臉上的笑意更濃了。
他這幾年南征北戰,身邊又都是衛青、李靖這些大佬在側,再怎么也學了不少東西,如今光聽馬蹄聲就能判斷出騎兵數量――此刻地面的震動沉而穩,每一次震動間隔都很均勻,顯然是重騎兵在奔襲,而且數量不少。
“主公,要不要讓禁衛們先列陣?”
驚鯢握住了腰間的驚鯢劍,劍鞘上的魚狀花紋在陽光下泛著冷光。
“不急。”
蘇夜擺了擺手,目光落在落馬坡前的一片開闊地。
“等他們再近些,讓重騎把速度提起來,咱們再關門。”
他早就勘察過地形,這片開闊地后面便是一道狹窄的溝谷,剛好能容兩隊騎兵并行,正是扼守重騎沖鋒的絕佳隘口――吳起在《吳起陣解》里說的“扼隘口”,指的就是這種地形。
沒片刻,遠方的地平線上便隱隱顯出一條黑線,黑線越拉越長,漸漸能看到塵土沖天而起,像一道灰黃色的墻,朝著落馬坡壓過來。
馬蹄聲也越來越響,起初是悶雷般的轟鳴,到后來竟連成一片,震得坡上的枯樹枝都簌簌往下掉葉子。
“好家伙,這陣仗,倒真舍得下本。”
蘇夜瞇起眼,能看清最前面的騎兵身上泛著的精鐵光澤――那是血夜重騎的馬鎧,只護著馬首和前胸,避免太重影響速度,士兵們則穿著半身甲,手里握著長矛,槍尖在陽光下閃著寒芒。
三千重騎排成箭頭狀,像一把尖刀,直直朝著開闊地沖來,五千輕騎則跟在重騎兩側后方,手里拿著短弓,隨時準備射箭掩護。
這是重騎兵沖鋒的標準陣型――箭頭狀能集中沖擊力,輕騎側后掩護則能防止被敵軍從兩翼偷襲。
蘇夜看得清楚,夜墨寒顯然是想憑著重騎的沖擊力,一舉沖破他的防線,可他忘了,落馬坡的地形,最是克制重騎。
“執明,列陣!”
蘇夜朝著身后喊了一聲,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到了玄武耳中。
早已待命的三千玄武禁衛瞬間動了起來,動作整齊得像一個人,第一層禁衛迅速蹲下,將手中的大盾狠狠砸在地上,盾牌底部的鐵刺扎進凍土,數十面大盾連成一片,像一道黑色的墻,盾面朝上的位置還刻著凹槽,剛好能讓后面的長矛伸出來。
第二層禁衛則半蹲著,手中的長矛長丈二,矛尖經過特殊鍛打,鋒利得能刺穿精鐵甲片,他們將長矛斜斜架起,矛尖從盾縫中探出,密密麻麻的矛尖對著前方,像一片鋼鐵叢林。
第三層禁衛則手持長柄刀斧,刀刃閃著寒光,他們站在盾陣后方,目光緊緊盯著前方,隨時準備沖上去砍馬腿――這正是吳起在《吳起陣解》里記載的“三層拒馬陣”,專門用來對付重騎兵。
“盾陣留個缺口,引他們進溝谷!”
玄武粗聲下令,手中的玄武雙锏握得更緊了。
第一層的禁衛聞,故意將中間的兩面大盾往后挪了半尺,露出一道僅能容三匹馬并行的缺口,缺口后面,正是那道狹窄的溝谷。
此時夜墨寒混在輕騎隊伍里,看著前方的盾陣,心里暗叫不好――他沒想到玄武禁衛竟早有準備,還擺出了這么嚴密的拒馬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