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范楞娃匯報說,他派出人手在汴京城里,主要的大藥房都走了一圈。
飛廉這種藥,在一般的小藥鋪里不多見,只有比較大的藥鋪中才有存貨。
范楞娃的手下回報時,得到的情況,讓這位汴京龍王范楞娃欣喜不已。
有一個人,接連在幾個藥房里大量購進過飛廉,而且藥鋪還知道這個人的身份!
其實是大宋朝這個時代,官員家庭的消費習慣起了作用……真正有錢有勢的人家,買東西從來沒有當時結賬的。
要不就是相熟的綢緞裝和藥鋪,要不就是給官員府里送米面送首飾的,基本上都是先給貨,到三節的時候統一結算。
因此那些藥鋪被問到飛廉的銷售情況,掌柜的一翻賬本就找到了那戶人家。
那是碧云巷附近,常青宮對面,一位姓李的官員府上。
據說這位李大人在秘書省當官,至于詳細的情況,范楞娃卻沒有去打聽。
對于這一點,燕然極為贊賞,因為他非常清楚那位李姓官員的府邸,很有可能就是那位仙尊的所在……
最起碼也是那位苗疆蠱師,日常駐足的地點!
因此這是個極其重要的位置,所以范楞娃只要開始行動,就有被人發現的可能。
只要那個蠱師發現異常痛下殺手,范楞娃和他的手下就免不了有性命之憂。
因此老范得了情報,卻沒有進一步深挖,而是立刻回燕家侯府報告,小侯爺立刻贊同地向他點了點頭。
接下來,報告情況的是九里黃大師。
這位老人家手里拿著一張紙,紙上濕漉漉的一片……
原來九里黃大師將粉妝樓里,情報架子上掛下來的紙屑,用水淋濕了一點一點展開,貼在一張紙上做了復原。
燕然朝這張紙上看去,就見大部分的碎片都是零零星星,顯然由于破碎得太厲害,有些簡直就是紙沫子,以至于九里黃大師也無法完全恢復。
但里面終究還是有稍大一點的紙屑,經過九里黃大師精湛的手藝拼湊以后,被依稀拼出了幾個字。
燕然看著那些殘損的字跡,只能勉強辨認出“工部”、“尚書省”這些詞。
不過這就已經很好了,顯然九里黃大師沒少費心思,燕然先是謝過了大師,之后又仔細審視著手上這些紙。
這上面的字說明,粉妝樓地底三層密室的架子上,所有的情報都被人歸納分類過。
這些情報不但按照朝廷各個部門擺放得井井有條,甚至還寫上了標簽,便于隨時查閱。
可是在一張紙中卻有一個字,是單獨出現的,燕然左想右想,也不知道這是出自什么衙門!
紅袖和蘇信一左一右都從旁邊圍攏過來,看到紙上是個“馬”字。
他們暗自思慮了好久,同樣也不知道是那個衙門。
這個字拼得并不是很清楚,甚至那“馬”字的四點還缺了兩個半,但是應該可以確定,九里黃大師沒有拼錯。
可汴京城里,就沒有帶馬字的衙門啊!
蘇信看著這個字低聲說道:“太仆寺和騏驥院,一個名義上一個實際上都是給皇家養馬的所在,可是他們的名稱里都沒有馬字!”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