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件事……不算是朝廷差遣,也不在燕寺卿你手上幾個衙門管轄之內,所以算是孤王拜托你的。”
“請太子明!”
燕然聽到這里時,先是如釋重負,然后想到太子竟然拜托他做事,好奇心又從他心里升騰起來。
原本燕然不僅非常擔心和太子的會面,而且還做了最壞的準備。
因為燕然知道,太子一旦覺得自己礙事,生出了除掉自己的心思,那可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太子要是當面責問起來,就算你進大殿的時候先邁左腳還是先邁右腳這種事,人家硬說你錯了,你也擰不過這位太子!
可現在看情況,原來太子是有事讓燕然去辦……不過這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實際的情況,極有可能不像表面上這么簡單,這里面會不會藏著什么圈套?
因為馬植的緣故,燕然對太子充滿了戒心,于是他決定先把這件事問清楚了再說。
只見太子低聲說道:“如今江南方臘逆賊勢大,朝廷想要平叛卻捉襟見肘,西軍調動不得,禁軍卻不可輕動。”
什么叫不可輕動?聽見這話,燕然心里暗自冷笑著想道:你那禁軍最好還是別動!
你一動,就把老底子都露出來了,你那禁軍但凡能打仗,還能把你老爹愁成那樣?
太子趙桓繼續說道:“因此我向父皇獻策,父皇也恩準了我的策略。”
“招安河北田虎、淮西王慶、山東宋江……攻伐江南方臘!”
嗯?
趙恒的話音未落,燕然心里就是一驚!
一句話里出現了這么多熟悉的名字,燕然的大腦立刻開始飛速運轉。
這是誰想出來的主意?燕然心中暗道:這四個名字,不是天下四大寇嗎?
招安三個去攻打一個?好家伙這太子挺有想法啊!
是個人都知道,那宋徽宗聽到這個主意之后,心里是怎么想的……這不就是驅虎吞狼之計嗎?
不管誰贏誰輸,都是朝廷占便宜,打不死方臘還打不死宋江嗎?
朝廷不外乎就是封兩個官職,就能讓這四大寇去狗咬狗……不對!
忽然燕然腦筋又是一轉,以他對太子趙桓的了解,他幾乎可以完全斷定,這主意絕不是趙恒想出來的!
因為歷史上的宋欽宗,屬于那種非常循規蹈矩的風格,這么跳脫的主意,肯定不是出自他的想法。
……莫非是馬值?
燕然忽然想到了在興慶宮大殿外等候的馬植,這倒是他一貫的行為路數……
馬植要覆滅遼國,他自己做不到,就投靠了大宋,利用大宋的力量前后夾擊遼國。
這次挑動四大寇相互屠殺的計謀,也很像是歷史上馬植一貫的手段!
如果使用這種方法,對朝廷來說當然不會有什么損失,反而有可能收到奇效。
但燕然卻知道,是因為自己殺了童貫,致使馬植失去靠山之后,只好投靠了太子。
然后馬植又向太子獻出了這條計策,此舉已經嚴重脫離了歷史!
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那真是只有天知道……不過這招安三大寇,跟自己又有什么關系?
其實對于燕然來說,通過幾次接觸,他覺得方臘的起義軍還是不錯的。
宋江的水泊梁山里邊,只能說有幾個人還行……
比如說燕然已經弄到手的燕青、盧俊義,還有魯智深、武松等人。至于說梁山的頭頭宋江宋公明,則完全是個雜碎。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