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了,人們清楚不出意外婉城那二位應該要蘇醒了。
西廠里的文武大臣吵翻了天。
這四天來他們都沒有回過家,日夜不休地在這里查資料,審犯人。
但至今不曾有什么重要收獲。
唯一的收獲就是把李夜二叔的尸骨找到了,并查清了對李家二爺用刑的幾個錦衣衛,從重處罰。
而李夜就要降臨,跟他們要結果了。
怎么交代?
“本官認為,與老先皇時期的皇家治水大案有關。檔案記載,平安皇帝三年,皇田淹沒,官員失職,平皇帝下旨處置相關人員一十六人,家屬連坐,其中三家有子嗣逃出。”
“太后瞞著皇帝做的這件事情,就是不想讓皇帝知道。此事必是與老先皇時期的事情有關。但不是皇家治水大案,而是祭天大案。平皇帝四年,祭天大典失利,導致天象異變,那一年洪水滔天,災害連連。經查祭壇有缺,三個祭符模糊不清,此乃禮部瀆職。平皇帝大怒,處置禮部官員二十三人,家屬連坐……”
“不對,不對,此事與老先皇登基有關。弘皇帝五十六年,東宮太子府侍衛蕭潛與宮女有染,并育有一子。東窗事發后,侍衛攜嬰兒逃出,宮女服毒自盡。當時有傳聞,嬰兒乃當時的太子后來的老先皇與宮女所生。老先皇擔心此事會影響到自己的太子位與幼子安危,故而臨危受命,令蕭潛攜子逃出。”
“老夫還是認為與太子之亂有關。”
一名名官員發表意見。
平皇帝是被李夜殺死的景皇帝的父親,也就是老先皇,弘皇帝則是景皇帝的爺爺。
這三代皇帝執政期間發生的事情太多了,以上三件都是陳年舊事,年代久遠。
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什么有力的證據,千頭萬緒理不清。
“來了,來了!”
忽然,一名東廠錦衣衛跑進來,神色匆忙,冷汗直流。
文武百官一愣,宰相呵斥道:“什么來了。”
錦衣衛稟報說:“上尊來了。”
人們大驚失色,下意識地看向門外,剛好見到李夜一行人快步走來。
他左邊是父親李云,右邊是母親尹雪。
后面則是帶著面具,喬裝打扮的花魔、瘋魔,還有李相、李倩兩個活寶。
“我乃東宮太子府侍衛長蕭云,道明太子孫,弘皇帝曾孫在此,百官還不跪迎!”
李夜的父親李云虎目懾人,行走如風,語氣威嚴地對前方文武百官說道。
李夜瞪大眼睛。
父親是東宮太子府的侍衛長,他的真名叫做蕭云?那我應該叫蕭夜了?
難怪自己檢查出他老人家擁有過修為。
想必正是因為他的身份,才被錦衣衛盯上的吧。
只是,道明太子是誰。
誰是皇曾孫!
李倩、李相、花魔、瘋魔等也是露出了震驚的表情。
尤其花魔,她感覺這趟來對了。
道明太子、皇曾孫。
嘖嘖,聽著就有故事的樣子。
不過,誰是皇曾孫?花魔下意識地看向李夜。
……
什么,道明太子?
那好像是老先皇平皇帝之前的太子吧。
西廠大殿內的文武百官發呆。
武王李安出神兒。
“這是太子諭令!”
李云高舉紫色玉碟,語氣嚴肅地說。
現場有幾位三朝元老,更是有武王李安這樣的老祖宗。
他們見到紫色玉碟的一刻就辨認出了真偽。
“紫氣玉令!”
“當真是我大乾王朝代表太子身份的紫氣玉令!”
幾位老臣驚訝地說道。
然后率先上前,雙膝著地。
其他大臣們面面相覷,但也跟著跪了下來。
“臣等參見太子玉令,參見皇曾孫。額,敢問蕭大人,誰是皇曾孫。”
大臣們疑惑地看向李云。
李云看向身邊的李夜。
李夜腦海嗡的一聲,不由得神情恍惚。
“皇曾孫就是……我的長子李夜!”
“道明太子賜名――李圣。”
“這是他的生辰八字,宗室檔案可查。”
李云說著,脫下鞋子,從鞋底的夾層里摳出一張被黃色布條包裹的紙條。
展開后,里面寫著一行字跡。
“長孫筆跡。”
一位三朝元老驚呼。
人人發呆。
包括武王李安。
什么,我是皇曾孫。
道明太子是我爺爺,弘皇帝是我曾爺爺。
被我殺死的景皇帝就是我的堂叔了?
那我父母呢,我的爺爺道明太子呢?
李夜如被一道晴天霹靂劈中,站在原地如同石化。
這一切對他來說太突然了。
父親從未說過。
“難怪大哥那么厲害,而我跟二哥只是三流天才。”
“原來不是親的。”
李倩小聲嘀咕。
“父親,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
李夜問道。
李云嘆息,告知李夜的祖父是道明太子,父親是大乾帝國的長孫李詔,母親是秦穎。
但他們都因為當年的太子之亂死了。
道明太子是弘皇帝的第一位太子,也是他的長子,在太子位四十一年。
后來的平安皇帝,則是弘皇帝次子。道明皇帝倒臺后,平安皇帝成為新的太子。
太子之亂發生在弘皇帝五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