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一真確實沒有時間去找宋盞,因為她的時間在七月之后,便不受控制地以各種形式溜走。
一般來說,葉一真早晨6點起床,然后會閱讀最新的各大期刊論文或國外重要的科學雜志,一方面是了解最新的科研進展和設備更新進度,來輔助提升科研效率,矯正科研方向。
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多學科交叉知識中提供新的靈感。
然而,現在學校不知道在哪聯系上了不少歐洲新能源的合作項目,包括石墨烯電池、傳導等研究方向,這就導致,葉一真不得不把早上的時間,用于和歐洲那邊的郵件回復。
葉一真沒時間去食堂吃早飯,只能叼著面包片,在電腦前打字。
早上8點,葉一真需要到實驗室審閱昨天的實驗數據,這部分數據本來應該是實驗室里的助手們做好的,但已經磨合了半年,還是做得磕磕絆絆,有時候算下來,有數據校正的時間葉一真自己都夠重新做一遍了。
但辭退這些助手還不行,美其名曰是選拔優秀人才,幫助葉一真高效率科研,但實際上,大多是名義上的各學院優秀人才,每個人似乎都有一些關系門道,更像是來實驗室鍍金的。
說出去,在葉一真的實驗室待過,不光能蹭葉一真的研究成果,而且因為葉一真現在的光環,名頭比一般的不知名教授大得多,也好用得多。
但即便是這樣,葉一真分析實驗數據的規劃也常常未能如愿。
比如今天葉一真剛到實驗室,就遇到設備發生了故障,一追查下來,發現原因是昨天實驗室內的助手們私下聚餐,導致昨晚通知電路檢修時無人在場,電工師傅聯系不上人,看實驗室黑漆漆的,以為設備都關了,于是斷電導致設備異常。
葉一真立刻聯系檢修人員處理,但因為設備是國外進口,又需要等國外技術指導,這一來一回一上午又過去了。
于是葉一真把數據分析時間延后,先做組內的工作匯報,與其是說匯報,更像是工作指導。葉一真只感覺自己在不停糾正這些助手們的研究方式方法,好像是海綿里的水,瘋狂往外擠,但自己卻越來越干。
好不容易到了中午吃飯時間,葉一真一邊吃一邊看自己準備發的論文初稿,打算用午休時間修改一下,結果又被通知要參加學院組織的“科研項目申報動員與格式審查要點說明會”。
這是個什么屁會,葉一真不知道,科研項目最重要的不是科研成果本身么?
格式和審查方式重要么?
葉一真覺得不重要,但學校領導們覺得很重要,葉一真可以不信邪,但她如果不去,就會被校領導認為不夠重視,之前葉一真試過,不參加,結果后面校領導單獨找她談話,導致浪費了更多時間。
而且這個會議還涉及到申報,最近主管申報的領導也換了一批,申報材料跟不上,經費就不好批,弄不好也會影響研究進度。
葉一真考慮再三,還是得去參加,她現在恨不得立刻提拔一個實驗室助手為實驗室副主任,幫她參加各種會議。
但很明顯不可能,因為葉一真目前算是學校內的科研明星,她本人來或不來,影響還是很大的。
葉一真只希望明天的會議,自己可以在下面看看報告,當個啞巴,不用她講話是最好的。
下午1點,葉一真需要去參加研究生招生委員會,幫忙面試。這其實和她沒啥關系,但因為現在的助手,有兩個準備離開了,所以必須要用新人補上。
葉一真不想再被塞進來啥也不懂的本科生了,于是和學校領導提出提高助手質量,校領導讓她跟著研究生委員會一起面試,撿撿漏。
結果最終的面試過程并不讓人滿意,葉一真感覺白忙活一趟,面試意見提了不少,但自己也沒有教授職稱,更不可能給這些研究生以后的人脈幫助,人家干嘛跟著葉一真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