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八點,昨天的礦工又準時到了樹基溝。
大家在昨天挖的礦洞旁邊吹了一會兒牛,就在李教授的親自帶領下又下礦了。
這樣挖了三四百米深,還是沒有發現銅礦床。
李教授在礦洞里琢磨了小半天,果斷改變礦洞的走向,由東西走向改為東北走向。改向位置就在礦洞二百米左右的地方。
文狼將這些礦工分為三隊,輪流休息,輪流開挖。
在挖到五百多米時,礦工們驚喜地發現礦洞更堅硬難挖了,而且挖出來的都是黃褐色的礦石。
礦工們高興地拿著礦石小跑出礦洞,遞給了李教授看。
“對,就是這些,這些就是銅礦!”李教授用小錘子敲打了那些礦石后說。
礦工們高興地將銅礦石扔了起來。忙了這么多天,終于有結果了。
接下來就是組織礦工正式挖礦。
一軍管理下的礦工是個香餑餑的工作,文狼不是很困難,就組織了他需要的足夠人數的礦工。
樹基溝銅礦正式投產,一車車的銅礦被卡車運往雕背山煤礦旁邊的冶煉廠。而這時冶煉廠的建設也進入了收尾工作。
李教授見樹基溝銅礦的開采已經步入正軌,就隨文狼到雕背山煤礦旁邊的冶煉廠指導。
對于黃金和銅的冶煉爐的高度,大小李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文狼一一采納。
由于冶煉廠最重要的冶煉爐就要完工,冷鋒,文狼和李教授開始準備黃金的模具。
模具按照現在市面上流行的小黃魚和大黃魚準備制兩種。小黃魚是31.3克,大黃魚是313克。
這比市面上的小黃魚和大黃魚多了0.05克。換句話講,只要成色好,一軍冶煉的大小黃魚要比市面上流通的更值錢。
但是在圖案設計上,冷鋒文狼卻有分歧。冷鋒想打上抗日第一軍的local,文狼卻擔心鬼子可能會以通匪的罪名抓捕持有這種印有抗日第一軍local的大小黃魚的人。這樣會影響大小黃魚在市面上的流通。
為此冷鋒在鐵嶺縣專門召開了一個鐵嶺縣調兵山縣商人聽證會。
會議上,有些商人認為文狼的擔心不無道理。鬼子很可能會借機斂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