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團長得到楊軍長他們肯定的答復,很高興。馬上要通訊兵復電:
“我部已成功將抗聯一軍救出,抗聯一軍不日將上部落。”
打掃完戰場,應楊軍長請求,三團長帶著抗聯一軍到了八旅的防區,來到了王家大溝金礦。
礦區里正有條不紊的工作著。卡車一輛接一輛不停的往雕背山冶煉廠運送著礦石。
看著擁有自己礦產的抗日第一軍,楊軍長他們心里很是羨慕。
過了不一會兒,礦工們下班了,礦工們陸續從礦洞里爬出來。
礦工們并不害怕這些荷槍實彈的一軍士兵,還有些礦工不時地跟巡邏經過的一軍巡邏兵打招呼。
楊軍長他們正詫異這些礦工怎么下班還不往家里趕,而是洗完手,打干凈身上的灰塵后坐在一邊閑聊了起來。
不一會兒,一名拿著小鐵錘的中年男人敲響了掛在飯堂門口的鐵板。嘴里歡快地叫道:“開飯了,開飯了!”
礦工們立刻停止了聊天,紛紛往飯堂趕。
三團長過來之前已經提前給六旅長作了匯報,六旅長也同八旅長打了招呼,所以礦場多做了三千多人的晚飯。
抗聯一軍和三團的士兵在臨時增開的一個房間打飯。
楊軍長,李參謀長和宋主任卻要求在原飯堂里吃晚飯。這樣貼近老百姓一起吃飯,讓楊軍長他們感到很真實貼切。
他們常年在外東奔西跑,跟這么多老百姓一起同屋吃飯根本不可能發生。這讓他們產生了很強的家園感。
對,這就是他們為之奮斗的事業,要將鬼子侵略者趕出中華國土,建立一個自由自在的家園。
但是令楊軍長他們不解的是,無論是打飯走的礦工還是正在吃飯的礦工,不少人手里都還提著飯菜回去。
楊軍長指著一名打了最少三個人份的飯菜的礦工問三團長:
“這名礦工打這么多飯菜回去,他吃得完嗎?”餓怕的楊軍長他們從來不敢浪費糧食。
“哦,那肯定是打給家里的老婆,小孩或者父母吃的,他一個人吃不完。”三團長瞄了一眼那名礦工,習以為常地應道。
“你們部隊還同意讓礦工打飯菜給家里人吃?”楊軍長詫異地問道。
“唉,礦工們也不容易,都是亂世中混口飯吃,有些事情睜只眼閉一只眼也就過去了。”
“這些事情是你們飯堂的個人行為,還是你們部隊的領導都知道?”
“當然是經過部隊領導同意的,我們冷軍長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