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五旅的二團三團正緊張地備戰,準備將鬼子引入伏擊圈然后殲滅掉時,齋藤聯隊只向建昌縣城前進了將近四里路,就停止了前進,開始設置防線,派兵搜查小路兩邊樹林。
五旅長聽到二團長報告,馬上召集團以上軍官會議。會議還特意邀請楊軍長和李參謀長參與。
會議上大家七嘴八舌,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楊軍長誠肯地說:“我對你們和鬼子的情況不熟悉,說出來的話可能有點偏頗,請你們諒解,我認為鬼子這是步步為營,想把你們擠出建昌縣城。”
五旅長馬上應道:“對,這有點像崗村寧次的“囚籠政策”。”
崗村寧次是1941年7月才擔任日軍華北方面軍的司令官,大家都沒有聽過他的名字。至于他的“囚籠政策”更是聞所未聞。所以大家都望著五旅長。
五旅長知道自己說的話超越當時了,馬上解釋道:崗村寧次是一位熟悉我們中華國情的鬼子指揮官,他的“囚籠政策”簡單地說就是通過公路,炮樓和大壕溝,將敵人的根據地分割成一小塊一小塊地方。哪一小塊地方發現了敵人四周的鬼子都可以圍過來,集中優勢兵力將那一塊地方的敵人消滅掉。
“那在我們這里鬼子的兵力不占優勢呀?”羅副旅長反問道。
“對,所以這只是像崗村寧次的‘囚籠政策’而已。”
“那旅長有什么辦法破鬼子的這一政策?”二團長問道。
“把埋伏小路兩邊的二團三團士兵撤回來,你們的埋伏已經沒有意義了。因為鬼子這樣一小段路一小段路的搜查,你們是沒有辦法埋伏的。”
二團長和三團長馬上點頭表示同意。
“其次我們手中有150mm榴彈炮和40火箭彈,鬼子這些工事并不斷能完全阻隔我們。我們讓鬼子繼續往前走,他們的部隊走得越遠,補給線就拉得越長。然后我們集中優勢兵力。砍斷他其中一截并吃掉。”
“對,他們往建昌縣城一截一截延伸過來,我們一截一截吃掉他。”旅政委高興地說道。
“我們還可以試探著襲擊他們,看他們會不會派兵孤軍深入。如果鬼子孤軍深入我們就想辦法吃掉他。”三團長插話道。
“我看行,下午你們三團就去安排這件事。”五旅長回應道。
大家七嘴八舌提了很多建議和看法。五旅長將大家的建議和看法歸納了一下,首先要三團長下午安排他們三團的誘敵深入戰術。
下午二點鐘,三團一營一連奉命向小路的鬼子發動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