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秋廣萬就先回京城去了,他這次帶著鄭源和秋谷雨,還有程信先走的,因為他們三個是打算這次跟秋廣萬留在京城的。
隔天,秋寒露去谷峰村接了秋老爺子和四叔,當然,也雇人開始調查秋立夏的事,她不會讓秋廣里他們一家好過的。
不過這事捎帶腳的,也不著急。
秋立夏還不知道秋寒露對她下手,她以為現在自己躲著秋寒露,以前的事都過去就算了,自己現在不像以前那樣,非要跟秋寒露爭個長短了,爭不過,她就是想退一步,保住孩子,過上富足日子就行了。
只是她不知道,秋寒露可沒想放過她。
秋寒露他們去京城這天天氣很好,連趙茹姐妹倆也帶著了,一起去京城,用秋寒露的話說,算是旅游了。
除了自己家的車,又雇了兩輛馬車,這樣大家坐著也寬敞。
一路上大家歡歌笑語,很多人是第一次進京,所以也都帶著很多的新奇。
看著道兩旁的田地,秋寒露想到空間里的種子,以后自己要是能把風瀾國的收成翻倍,讓每一戶都不挨餓,那會是更有成就感的事情。
自己穿越來就是個小農女,那就該帶著農民走上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商業農業兩手抓,才是硬道理。
京城的富商,沒有哪個只靠著幾個鋪面就能撐起真正的大家大業,都是很多方面都有產業的。
做首富,那是要有絕對的掌握權話語權和領導權,自己也要更努力才行。
在古代沒有網絡,沒有網購的時代,真的能靠著一個鋪子就成首富,那不是開玩笑了。
到了京城時候,正好是午時左右,也是熱鬧的時候。
秋末的天氣比較冷了,所以京城不少女子穿著鉤針鉤織的褙子,還有披肩。
男子也有些帶著毛線織的圍巾。
這個場面讓秋寒露有一瞬間的恍惚,好像這有點像是民國的風情。
想到這個,她又想到了手包,這個箱包店之前就想開了,這次正好跟蕭臨淵說一下。
路過驛站的時候,秋寒露也看見了驛站的改革,這個應該是自己的功勞了,要是以前,自己一定會讓蕭臨淵跟上邊邀功,要點什么,現在知道蕭臨淵就是定安王,也不用要了,反正該有的,那就都是自己家的了。
一人之力不能改變一個社會,但是自己擁有的可不是一人之力,自己有一個圖書館,記載了多少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這些是可以讓一個時代進步百年甚至更多的。
且自己還有那么多的種子,可以讓這個世界的普通百姓能吃飽穿暖,這些都不是自己一個人的力量。
以后等到學院開起來,空間的很多東西,都可以讓這些學子去研究,去實現。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