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獻寶之功,暫時動他不得,但他這愚蠢弟弟親手送上的把柄,若不利用,豈非辜負了上天美意?”
“圣人之名,乃天下讀書人心中至高無上的信仰,豈容玷污?高長文之行為,荒唐下流,卻偏要扯上什么‘知行合一’的圣人之道,這便是自掘墳墓!”
“這把火,一旦燒起來,就不僅僅是長安之事了,足以燎原,我要看看,他高陽是舍車保帥,還是……引火燒身!”
她眼中寒光一閃,果斷下令:“時機已到,讓我們的人,開始吧,先從士林清議開始,然后……金鑾殿上,也該有人站出來,替“圣人”發聲了!”
“是!”
心腹領命,悄然退下。
蕭晴走到窗邊,望著窗外陰沉的天色,仿佛已經看到了那場即將席卷而來的風暴。
她的眼底,記是一陣快意,“高陽,我看你這次,該如何應對?”
翌日。
皇宮。
金鑾殿。
大朝會的鐘聲悠揚響起,百官身著朝服,神情肅穆,依序步入莊嚴的金鑾殿。
其中三三兩兩,正在交談,氣氛極為輕松,正在等待武曌的出現。
忽然。
殿門處傳來一陣輕微的騷動。
百官下意識抬眼望去,只見一位白發蒼蒼、身著深青色儒袍的老者,手持玉笏,緩步走入大殿。
他身形清瘦,卻步履沉穩,目光如古井無波,周身仿佛自帶一股淵渟岳峙的氣場。
當瞧見老者,眾人表情瞬間變了。
“嘶!”
“是程文遠,程老先生!”
“他怎會來了?”
“理學泰斗竟親自入朝……”
低低的議論聲在隊列中迅速蔓延,又很快壓抑下去,化作一片肅然。
程文遠之名,天下讀書人無不如雷貫耳。
大乾學派林立,有心學、氣學、理學等諸多流派,而其中尤以理學一脈最為嚴謹古老,奉天理、尊禮法、重綱常!
程文遠正是當代理學之中執牛耳者,門生故舊遍布大乾,雖不常涉足朝堂,卻一可動士林清議,影響力深遠。
他今日破例入朝,頓時引來無數道目光的注視!
一些人更是眸子一變,嗅到了風雨欲來的味道。
程文遠對四周的注視恍若未覺,徑直走入文官隊列前端,閉目凝神,靜待圣駕。
他就像是一尊沉寂多年的古鐘,今日將要撞響。
很快。
武曌一襲明黃色龍袍,威儀萬千,緩緩步入金鑾殿。
她目光掃過殿下百官,當掠過閉目凝神的程文遠時,鳳眸不易察覺地微微一頓,有些詫異。
“吾等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行禮高呼。
“諸位愛卿免禮!”
朝會依例進行,諸臣奏事,議論政務。
但很多人都有些心不在焉,目光時不時瞟向那道蒼老卻挺拔的身影,似是在等待什么。
果然,就在一項邊關軍報議罷,殿中暫歇的片刻,程文遠猛地睜開了雙眼。
那一瞬,他周身的氣勢變了。
他一步跨出班列,手持玉笏,聲音響徹整個金鑾殿。
“陛下!”
“臣,程文遠,有本啟奏!”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