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他們去鎮上買苗的時候,就見過人家賣苗的都是這么賣的。
在苗兒的根部包個土球,用一些黑色的軟乎乎的種植袋裝著。
他們沒有種植袋,就用塑料袋跟一次性紙杯裝著。
看著倒也像是那么一回事。
見有一人行動了,其他人也跟著行動起來,把自己的苗兒搬出來讓青峰檢驗一番。
李青峰只粗略看了一眼就給與了眾人肯定,直夸大家的苗兒都挖得很不錯:
“我原本還擔心你們挖了苗會把苗給弄傷呢。”
“現在看到你們挖回來的這些苗我就放心了。”
“都做得很不錯。”
“這苗就是要這樣大小的,太大的大家不要挖,因為能長大的苗說明它們長在了合適的位置,挖這樣的小苗就行了。”
“還有你們的這個包裝方式也做得不錯,懂得廢物利用,挺好的。”
眾人被青峰這么一夸,一個個都笑開了花。
李青峰本想說不用數苗的,讓大家自己報個數就行了。
但轉念一想,其實數苗也是一種肯定方式。
便讓大家互相數對方的。
大家挖回來的苗兒數量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有六十到一百株這樣。
其中占比最高的是七十株左右。
其次是八十,然后六十。
能挖回來九十或者一百棵苗的人比較少。
不過,也由此可見,大家挖苗都挖得很是認真,并沒有為了數量而不顧苗兒的損傷。
李青峰按照大家的苗兒數量給大家結算苗錢。
拿到錢的村民們也很是高興。
雖說他們的苗錢沒有開荒大隊的工錢高,可這幾十一百的收入對于他們這些上了年紀的老家伙來說真的就跟上天的恩賜一般。
眾人拿了錢,只覺得渾身疲憊一消而散。
出了院子,就見眾人自動匯聚成小團體,然后把錢合到了一處。
有些家庭人口較多,兒子二十來歲,父親四五十歲,兩人一起加入開荒大隊,那就是四百塊錢的收入。
而年紀六十歲左右的爺奶還有母親一起進山挖苗,一人即便只賺了六十元,也有將近兩百元。
這些錢全部匯集到一個人手里后,就瞬間變成了六百塊左右。
其他家庭成員少一些的,也有四五百。
成員更多的家庭甚至達到了一千。
眾人高興得語無倫次,同時又紛紛感念青峰的慷慨。
老人跟婦人叮囑開荒大隊的男人們,去幫青峰開荒可千萬不能偷懶。
青峰給大家帶來了這么多希望,可一定還要好好珍惜他。
大家都高興了。
只有那些當真上了年紀已經不被允許進山的老人們有些落寞。
他們總覺得自己的人生到了盡頭,已經一無是處了。
雖然他們也開心家里的晚輩能掙到錢。
但晚輩能掙到錢那是晚輩們的本事。
不是他們的本事!
他們即便一把年紀了,卻也仍舊想證明自己。
只是奈何他們當真老了,沒有力氣,也沒有健康的體魄了。
他們多多少少是有些落寞的。
年輕人們感受到了家中長輩的落寞后,臉上的喜悅就跟著淡了幾分。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