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拐棗還得按照之前的法子制作拐棗酒才行。
制作拐棗酒的第一步就是先清理拐棗的枝葉。
這些拐棗雖然已經被唐宅民清理得十分干凈,不僅去除枝葉還有果柄果蒂什么的,但還有一些細碎的雜質需要清洗。
清洗完畢后,還得瀝干水分,然后放到鐵鍋上隔水蒸熟。
把拐棗蒸熟了,就攤開在竹扁子里任由它們自然風干。
自然風干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李青峰沒這耐心。
他都是用神力直接一掌將拐棗身上多余的水分給打出去。
這拐棗干了水分,就可以直接做拐棗酒了。
找來洗凈晾干的玻璃容器,往里頭先倒入適量的枸杞,然后再倒入白酒。
等到枸杞全部都沉底后,就將拐棗依次加至容器中密封即可。
古書上記載,枸杞跟拐棗相互調和,相互益補,有治風濕的作用。
泡好了拐棗酒,又得忙活晚飯的事情。
晚飯后,還得給孩子洗澡,然后進山去抓石蛙。
李青峰的這一天,不可謂不充實。
不過好在,一切都是值得的。
第二天楚吉吉按照他的吩咐,將油炸糍送去鎮上毛曉旺的店鋪里。
山民們自己來店里取糍粑的時候,當即就開吃了。
每一個嘗了油炸糍的,無不說美味。
有些圍觀的路人還覺得他們夸張,說他們就是空口說瞎話。
這油炸糍再怎么好吃,也是硬邦邦的油炸糍,有什么好吃的?
油炸糍是方便保存沒錯,但是,油炸糍可以說是本地所有糕點中味道最普通的。
它既沒有艾糍的軟糯,也沒有粽子的爽口,更沒有大肚粑和粘米糍的咸香。
這油炸糍之所以能長久不衰,就是因為制作簡單,方便保存。
除此之外,幾乎沒有什么優點。
如果非要說有,那就是稍微有點兒甜。
油炸之后,吃起來要比白米飯稍微好吃那么一點。
保存了幾天的油炸糍通常都會硬邦邦的,隨手拿個給孩子,能哄孩子小半天――孩子啃不動,完全啃不動!
就這玩意,你們還一個個爭先恐后的說好吃,這不是睜眼說瞎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