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靠近果核的部分是粉紅色。
但卻粉得不夠明亮。
是一種略顯蒼白干燥的粉色。
越到楊梅的外頭,顏色就越深。
也不知道是人工染色還是氧化的緣故,種植的楊梅外層的紅色跟內里的粉色呈現一種斷層的變化。
沒有所謂的漸變。
就是忽然紅了。
然后,那一絲絲肉兒的尾端,更是紅得發黑。
遠遠看去,的的確確紅得惹眼。
但走近了看,卻發現那紅就跟凝固的血液一樣。
紅是紅,卻紅得沒有活力,沒有生機。
野生的楊梅則不是這樣。
野生的楊梅鮮少能見到紅得發黑的。
即便它們掉落楊梅樹的根部腐壞了,也只是腐壞,不會變成黑紅色。
大約是因為它們的肉絲兒飽含水分的緣故,因此就將那紅色給淡化了。
在粉粉紅紅的色澤里,還有水光的瀲滟。
仿佛隨手一碰,就能將里頭同樣鮮亮的紅色果汁兒給碰碎了似得。
除了紅色,這個時候的野生楊梅更多是黃色的。
也不是純粹的黃色,而是一種類似于草芽兒的青黃色。
顏色偏淡。
這種楊梅其實也算是熟了的。
在山里,只要那楊梅的核兒硬了,就都算是‘熟’了。